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思维导图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思维导图》

一、时间单位认知

1. 时、分、秒的概念

  • 时 (hour):

    • 定义:表示较长时间的单位,通常用于描述一天中的某个时刻或一段时间的长度。
    • 表示:用字母“h”表示,例如:3h。
    • 生活实例:上课时间、看电视的时间、睡觉的时间等。
  • 分 (minute):

    • 定义:表示比小时短的时间单位,是小时的六十分之一。
    • 表示:用字母“min”表示,例如:15min。
    • 生活实例:课间休息的时间、做作业的时间、刷牙的时间等。
  • 秒 (second):

    • 定义:表示最短的时间单位,是分钟的六十分之一。
    • 表示:用字母“s”表示,例如:30s。
    • 生活实例:红绿灯等待时间、跑短跑的时间、眨眼的时间等。

2. 时间单位的关系

  • 1时 = 60分

    • 理解: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 换算:将小时换算成分钟时,乘以60。例如:2时 = 2 * 60 = 120分。
  • 1分 = 60秒

    • 理解:钟面上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一圈。
    • 换算:将分钟换算成秒时,乘以60。例如:3分 = 3 * 60 = 180秒。

3. 时间的估算

  • 初步感知时间的长短:

    • 通过实际体验,如数数、深呼吸、拍手等,感受1秒、1分钟大约有多长。
    • 结合生活经验,估算做某件事情需要的时间。
  • 估算技巧:

    • 利用参照物:将未知时间与已知时间进行比较。例如,知道上一节课40分钟,可以估算一场电影大概需要多久。
    • 分割法:将较长时间分割成几个已知时间段,分别估算后再相加。

二、时间的读写

1. 认识钟面

  • 组成:

    • 时针:较短的指针,指示小时。
    • 分针:较长的指针,指示分钟。
    • 秒针(部分钟面):最长的指针,指示秒。
    • 数字:通常有1-12,表示12个小时。
    • 刻度:每两个数字之间有5小格,每一小格代表1分钟。
  • 读数方法:

    • 时针:看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
    • 分针:看分针指向哪个数字,用数字乘以5,就是多少分。
    • 秒针:看秒针指向哪个数字,用数字乘以5,就是多少秒。

2. 时间的表示方法

  • 普通计时法:

    • 形式:几时几分几秒
    • 例如:3时25分10秒
    • 注意:早上、下午、晚上等词语的使用,以区分不同的时间段。
  • 24时计时法:

    • 形式:用0-23来表示一天中的不同时刻。
    • 例如:15:30表示下午3时30分。
    • 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
      • 上午:与普通计时法相同。
      • 下午:将普通计时法的小时数加上12。例如:下午5时 = 5 + 12 = 17时。

3. 时间的书写

  • 规范书写:
    • 小时、分钟、秒之间用冒号“:”分隔。
    • 小时、分钟、秒的数字要写清楚,避免混淆。

三、时间的计算

1. 简单的时间加减法

  • 同单位时间的加减:

    • 直接将相同单位的时间数值进行加减运算。
    • 例如:30分钟 + 25分钟 = 55分钟。
  • 不同单位时间的加减:

    • 先将不同单位的时间统一成相同单位,再进行加减运算。
    • 例如:1小时30分钟 + 45分钟 = 90分钟 + 45分钟 = 135分钟 = 2小时15分钟。

2. 经过时间的计算

  • 方法一:数格法

    • 在钟面上数出经过的时间,适用于较短的时间计算。
  • 方法二:公式法

    • 结束时间 – 开始时间 = 经过时间
    • 注意:如果结束时间的小时数小于开始时间的小时数,需要借位,即加上24小时。
    • 例如:一场电影从上午9:30开始,到上午11:00结束,电影播放了多长时间?
      • 11:00 – 9:30 = 1小时30分钟

3. 解决实际问题

  • 行程问题:

    • 计算到达时间、出发时间或行驶时间。
    • 例如:小明早上8:00出发,经过2小时30分钟到达目的地,请问他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是几点?
  • 活动安排问题:

    •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活动按时进行。
    • 例如:小红要做作业,需要30分钟,做完作业后要练琴,需要1小时,她下午4:00开始做作业,请问她最晚几点可以开始练琴?

四、易错点及注意事项

1. 单位混淆

  • 区分时、分、秒的概念,避免将不同单位的时间混淆。

2. 时间的进率

  • 牢记1时 = 60分,1分 = 60秒,进行单位换算时要正确运用进率。

3.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

  • 注意区分上午、下午,避免计算错误。

4. 经过时间的计算

  • 正确判断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注意借位问题。

5. 实际问题的分析

  • 认真审题,理解题意,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五、练习与巩固

  •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家庭作业:完成相应的家庭作业,加深理解。
  • 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如测量时间、记录时间等,增强对时间的感知。
  • 游戏:利用时间相关的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思维导图的学习,能够帮助三年级学生系统地掌握时、分、秒的知识,提高时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三年级英语颜色的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