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思维导图》
一、酸 (Acids)
1.1 定义
- 经典定义 (阿伦尼乌斯理论)
- 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氢离子 (H+) 的物质。
- 限制:只能描述水溶液中的酸碱行为。
- 布朗斯德-劳里定义 (质子理论)
- 质子供体。
- 更广泛,适用于非水溶液。
- 路易斯定义 (电子对理论)
- 电子对接受体。
- 最广泛,适用于没有氢离子的反应,如 BF3 与 NH3 的反应。
1.2 酸的性质
- 物理性质
- 多数酸具有酸味 (稀酸)。
- 具有腐蚀性。
- 可溶于水 (大多数)。
- 化学性质
- 与指示剂反应
- 石蕊试液:变红。
- 甲基橙:变红。
- 酚酞试液:不变色。
- 与活泼金属反应
- 产生氢气 (H2) 和盐。
-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才能反应。
- 例如:Zn + H2SO4 → ZnSO4 + H2↑
-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 酸 + 碱 → 盐 + 水
- 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
-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 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 例如:CuO + H2SO4 → CuSO4 + H2O
- 与碳酸盐反应
- 产生二氧化碳 (CO2)、水和盐。
- 例如: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与某些盐反应
- 强酸制弱酸(条件:有气体、沉淀或弱电解质生成)
- 例如: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 与指示剂反应
1.3 常见酸
- 无机酸
- 强酸
- 盐酸 (HCl):强腐蚀性,工业用途广泛。
- 硫酸 (H2SO4):强脱水性,用途广泛,被称为“工业之母”。
- 硝酸 (HNO3):强氧化性,腐蚀性,用于制造炸药和肥料。
- 高氯酸 (HClO4):最强的无机酸之一,强氧化性。
- 弱酸
- 碳酸 (H2CO3):不稳定,易分解成 CO2 和 H2O。
- 亚硫酸 (H2SO3):具有还原性。
- 磷酸 (H3PO4):重要的化工原料。
- 氢氟酸 (HF):腐蚀性极强,能腐蚀玻璃。
- 强酸
- 有机酸
- 醋酸 (CH3COOH):食醋的主要成分,弱酸。
- 甲酸 (HCOOH):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柠檬酸:存在于柑橘类水果中,有酸味。
1.4 酸的电离
- 强酸完全电离
- 例如:HCl(aq) → H+(aq) + Cl-(aq)
- 弱酸部分电离
- 存在电离平衡。
- 例如:CH3COOH(aq) ⇌ H+(aq) + CH3COO-(aq)
- 电离平衡常数 Ka 描述电离程度。
二、碱 (Bases)
2.1 定义
- 经典定义 (阿伦尼乌斯理论)
- 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氢氧根离子 (OH-) 的物质。
- 限制:只能描述水溶液中的酸碱行为。
- 布朗斯德-劳里定义 (质子理论)
- 质子受体。
- 更广泛,适用于非水溶液。
- 路易斯定义 (电子对理论)
- 电子对供体。
- 最广泛,适用于没有氢氧根离子的反应。
2.2 碱的性质
- 物理性质
- 多数碱具有苦涩味。
- 具有滑腻感。
- 固体碱易潮解。
- 化学性质
- 与指示剂反应
- 石蕊试液:变蓝。
- 甲基橙:变黄。
- 酚酞试液:变红。
-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 碱 + 酸 → 盐 + 水
- 例如:NaOH + HCl → NaCl + H2O
- 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 碱 + 酸性氧化物 → 盐 + 水
- 例如:2NaOH + CO2 → Na2CO3 + H2O
- 与某些盐反应
- 生成新碱和新盐 (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 例如: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 与两性金属反应
- 例如: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 与指示剂反应
2.3 常见碱
- 强碱
- 氢氧化钠 (NaOH):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强腐蚀性,易潮解。
- 氢氧化钾 (KOH):性质与 NaOH 类似,但溶解度更大。
- 碱金属氢氧化物:LiOH, RbOH, CsOH 等。
- 碱土金属氢氧化物:Ca(OH)2, Sr(OH)2, Ba(OH)2 (溶解度较小,但溶解部分完全电离)。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石灰水。
- 弱碱
- 氨水 (NH3·H2O):氨气的水溶液,具有挥发性。
- 一些有机胺类。
2.4 碱的电离
- 强碱完全电离
- 例如:NaOH(aq) → Na+(aq) + OH-(aq)
- 弱碱部分电离
- 存在电离平衡。
- 例如:NH3·H2O(aq) ⇌ NH4+(aq) + OH-(aq)
- 电离平衡常数 Kb 描述电离程度。
三、酸碱中和与滴定
3.1 中和反应
-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 本质:H+ + OH- → H2O
- 应用:
- 治疗胃酸过多。
- 改良酸性土壤。
- 工业废水处理。
3.2 酸碱滴定
- 利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来确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浓度的分析方法。
- 滴定原理:基于中和反应的定量关系。
- 滴定终点: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通常借助指示剂判断。
- 指示剂选择:选择在滴定终点附近变色的指示剂。
- 误差分析:滴定管读数、指示剂选择、操作规范等。
四、pH值
4.1 定义
- 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H = -log[H+]
- 范围:0-14
- pH < 7:酸性
- pH = 7:中性
- pH > 7:碱性
4.2 pH的计算
- 强酸/强碱溶液:直接根据酸/碱的浓度计算[H+]/[OH-],再计算pH。
- 弱酸/弱碱溶液:需要考虑电离平衡,根据电离平衡常数计算[H+]/[OH-],再计算pH。
- 缓冲溶液:需要考虑缓冲体系的组成,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计算pH。
4.3 pH的影响因素
- 温度: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pH值可能会发生变化。
- 离子强度:离子强度增加,溶液的酸碱性可能会发生变化。
- 溶剂效应:溶剂性质不同,酸碱的电离程度不同,pH值也会受到影响。
五、酸碱平衡
5.1 电离平衡
- 弱酸/弱碱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 平衡常数 Ka/Kb 描述电离程度。
5.2 水的电离平衡
- 水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H2O ⇌ H+ + OH-
- 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 [H+][OH-]
- Kw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5.3 缓冲溶液
- 能抵抗外加少量酸或碱引起的pH变化的溶液。
- 通常由弱酸及其共轭碱,或弱碱及其共轭酸组成。
- 缓冲容量:缓冲溶液抵抗pH变化的能力。
六、酸碱的应用
6.1 工业领域
- 化工生产:硫酸、硝酸、氢氧化钠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 金属冶炼:酸洗、电镀等。
- 废水处理:中和、沉淀等。
6.2 农业领域
- 土壤改良:调节土壤pH值。
- 肥料生产:化肥的主要成分是酸盐或碱盐。
6.3 生物领域
- 人体pH值:血液pH值的稳定对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 酶活性: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
- 发酵工业:酸碱度控制对发酵过程至关重要。
6.4 食品领域
- 食品防腐:酸性环境抑制微生物生长。
- 调味:醋、柠檬酸等。
- 食品加工:酸碱度影响食品的质地和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