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第3单元冷与热思维导图

定义:冷热是物体温度高低的直观感受。
本质:构成物质的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表现。
冷热是一种相对的感觉,并非绝对。

冷与热是什么?

原理:利用液体(水银、酒精)热胀冷缩的性质。
构造: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物体中。
等待读数稳定。
视线与液柱顶端持平。
注意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方法: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0℃
常用温度单位:摄氏度(℃)。

温度计:冷热的测量工具

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冰水混合物、热水、室内空气、人体体温等。
周围环境的温度。
物体的质量。
物体被加热/冷却的时间。
影响温度的因素:
实验注意事项: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温度的测量实验

一、 冷与热的概念与测量
定义: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的过程。
条件:存在温度差。
方向:总是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
结果:最终达到热平衡(温度相同)。

什么是热传递?

定义: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直接传递,无需物体本身发生位移。
适用对象:固体。
导热快的物体:金属(铜、铁、铝)。
导热慢的物体:木头、塑料、玻璃、棉花。
导热性:不同物体导热能力不同。
锅是金属制成的,利于导热。
暖瓶外壳是双层玻璃,中间抽真空,减缓热传导。
生活应用:
传导:
定义:热量通过液体或气体的流动进行传递。
适用对象:液体、气体。
热空气/热水密度变小,上升。
冷空气/冷水密度变大,下降。
原理:
暖气片一般安装在房间下方,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使整个房间变暖。
空调一般安装在房间上方,利用冷空气下降原理,使整个房间变冷。
海陆风、季风的形成。
生活应用:
对流:
定义: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直接传递,无需介质。
适用对象:真空、气体、液体、固体。
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物体温度越高,辐射能力越强。
特点:
太阳辐射。
取暖器利用辐射原理加热。
生活应用:
辐射:

热传递的方式

目的:减缓热传递的速度,保持物体温度的稳定。
材料:导热慢的物体(棉花、羽绒、泡沫塑料)。
措施:增加空气层(空气导热性很差)。
应用:保温瓶、羽绒服、保温箱。
保温:防止热量散失。
材料:导热慢的物体(石棉、隔热板)。
措施:反射热辐射(浅色表面)。
应用:隔热手套、太空服、房屋外墙的隔热层。
隔热:防止热量传入。

保温与隔热

二、 热传递
定义:物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收缩的现象。
普遍性: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气体 > 液体 > 固体 (一般情况下)
不同物质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
程度:

什么是热胀冷缩?

现象:长度、面积、体积发生变化。
铁路轨道之间留有缝隙,防止夏季轨道膨胀变形。
桥梁伸缩缝。
双金属片温度计。
应用:
固体:
现象:体积发生变化。
温度计。
热水瓶中的热水冷却后,水位下降。
应用:
液体:
现象:体积发生变化。
热气球。
轮胎气压随温度变化。
应用:
气体:

固体、液体、气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
热气球的升空。
金属配合件的压入。

利用热胀冷缩

三、 热胀冷缩
定义: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冰融化成水。
**熔化:**固体→液体(吸热)。
水结冰。
**凝固:**液体→固体(放热)。
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汽化现象。
沸腾: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汽化:**液体→气体(吸热)。
水蒸气变成水。
**液化:**气体→液体(放热)。
干冰变气态二氧化碳。
**升华:**固体→气体(吸热)。
霜的形成。
**凝华:**气体→固体(放热)。
常见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温度。
压力。
物质的种类。

影响物态变化的因素:

食物的冷藏与保鲜。
利用太阳能加热水。
空调的制冷与制热。

生活中的冷与热变化:

四、 冷与热的变化
远离高温物体。
使用隔热工具。
注意防寒保暖。
烫伤与冻伤的预防:
不要湿手触摸电器。
不要超负荷用电。
及时维修损坏的电器。
安全用电:
保持通风。
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漏气。
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
正确使用燃气:
五、 冷与热的安全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3单元冷与热思维导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三年级英语一单元的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