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级分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 原核细胞
- 定义: 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的细胞。
- 结构特点:
-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 细胞膜: 具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进出。
- 细胞质: 含有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 拟核: 环状DNA分子,遗传物质,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 无膜包被的细胞器: 仅有核糖体。
- 代表生物: 细菌、蓝藻(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
- 重点辨析:
- 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但没有叶绿体。
- 支原体是最小的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
- 真核细胞
- 定义: 具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的细胞。
- 结构特点:
- 细胞壁(植物细胞): 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 细胞膜: 具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进出。
- 细胞质: 含有多种细胞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 细胞核: 含有染色质,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 多种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植物细胞)、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液泡(植物细胞)。
- 代表生物: 动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
- 重点辨析:
- 不同类型的真核细胞,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不同,例如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
-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而真菌细胞的细胞壁成分是几丁质。
一级分支:细胞的结构(真核细胞为主)
- 细胞膜
- 结构:
- 磷脂双分子层: 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 蛋白质: 镶嵌、贯穿或附着在磷脂双分子层上,执行多种功能。
- 糖类: 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位于细胞膜外侧,具有识别、保护等功能。
- 功能:
- 保护作用: 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 控制物质进出: 具有选择透过性,允许对细胞有用的物质进入,排出废物。
- 信息交流: 细胞识别、细胞间通讯。
- 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蛋白质和脂质分子可以移动。
- 结构:
- 细胞质
- 细胞质基质:
- 组成: 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等。
- 功能: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 细胞器:
- 线粒体:
- 结构: 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 功能: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产生ATP。
- 叶绿体(植物细胞):
- 结构: 双层膜结构,含有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基质。
- 功能: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 内质网:
- 结构: 单层膜构成的网状结构。
- 功能: 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脂质合成。
- 粗面内质网: 附着有核糖体,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
- 滑面内质网: 没有核糖体,参与脂质合成。
- 高尔基体:
- 结构: 单层膜构成的扁平囊状结构。
- 功能: 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包装和运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植物细胞)。
- 溶酶体:
- 结构: 单层膜包裹的囊状结构,含有多种水解酶。
- 功能: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原体。
- 核糖体:
- 结构: 无膜结构,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 功能: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 中心体(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
- 结构: 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组成。
- 功能: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形成纺锤体。
- 液泡(植物细胞):
- 结构: 单层膜包裹的囊状结构,含有细胞液。
- 功能: 储存物质,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维持细胞形态。
- 线粒体:
- 细胞质基质:
- 细胞核
- 结构:
- 核膜: 双层膜结构,具有核孔,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
- 核仁: 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染色质: 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 功能: 遗传信息的储存和复制场所,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 结构:
一级分支: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 细胞的多样性: 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存在差异,例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同一生物的不同类型的细胞结构也存在差异,例如肌肉细胞线粒体数量多,用于提供能量;神经细胞有突起,用于传递信息。
- 细胞的统一性: 不同生物的细胞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例如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DNA。这表明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起源。
重要考点串联:
-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考试重点。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尤其是结构上的差异。
-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功能特性。
- 细胞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关系。
-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 结合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过程理解细胞器的作用。
- 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
- 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及生物膜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