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每单元思维导图》
以下是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整理的每单元思维导图框架,旨在帮助梳理历史脉络,建立知识体系,并非完整的思维导图,而是提供关键知识点和逻辑关系的结构化呈现。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 中华文明的起源
- 旧石器时代
- 元谋人、北京人
- 特征:打制石器,群居生活,用火
- 新石器时代
- 特征:磨制石器,农业产生,定居生活
- 典型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
- 传说时代
- 炎黄传说,华夏认同的开端
- 旧石器时代
- 早期国家
- 夏朝
- 建立标志:禹传子,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国家特征:初步具备国家形态,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 商朝
- 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神权色彩浓厚
- 经济:青铜冶铸业发达
- 文化:甲骨文,历法
- 西周
- 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 礼乐制度:维护等级秩序
- 衰落:国人暴动
- 夏朝
第二单元: 诸侯争霸与变法运动
- 春秋时期
- 王室衰微
- 诸侯争霸
- 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 背景:井田制瓦解,社会矛盾激化
- 社会变革
- 铁犁牛耕
- 土地私有制
- 战国时期
- 兼并战争
- 变法运动
- 李悝变法(魏):改革内政,发展经济
- 吴起变法(楚):整顿吏治,加强军事
- 商鞅变法(秦):
- 内容:废井田,奖励耕战,建立县制,推行法治
- 影响:秦国国力增强,为统一奠定基础
- 百家争鸣
- 儒家:孔子(仁)、孟子(仁政)、荀子(性恶论)
- 道家:老子(无为而治)、庄子
- 墨家:兼爱、非攻
- 法家:韩非子(法治)
- 兵家:孙子(兵法)
第三单元: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 秦朝的建立与统治
- 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
- 中央集权
- 皇帝制度
- 三公九卿
- 郡县制
- 文化思想: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
- 对外:修筑长城,开凿灵渠
- 灭亡:陈胜吴广起义
- 西汉的建立与发展
- 建立:刘邦建立西汉
- 休养生息:汉初的政策
- 文景之治
- 汉武帝的统治
- 削藩
- 盐铁官营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对外扩张:打击匈奴,开辟丝绸之路
- 东汉的兴衰
- 光武中兴
- 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 黄巾起义
- 东汉灭亡
第四单元: 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三国两晋的更迭
- 三国鼎立:曹魏、蜀汉、东吴
- 西晋短暂统一
- 八王之乱
- 西晋灭亡
- 南北朝时期
- 东晋南朝
- 门阀政治
- 士族文化
- 江南开发
- 北朝
- 北魏统一北方
- 孝文帝改革:汉化政策
- 民族融合
- 东晋南朝
- 经济发展
- 农业:水利技术进步,耕作技术改进
- 手工业:丝织业、制瓷业发展
- 商业:城市发展,贸易繁荣
- 文化发展
- 佛教传入
- 道教发展
- 玄学兴起
- 书法、绘画艺术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 古代希腊
- 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
- 雅典民主政治
- 发展历程: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 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 局限性:奴隶制基础,少数男性公民享有权利
- 希腊文化
- 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文学:荷马史诗
- 艺术:雕塑、建筑
- 古代罗马
- 罗马共和国
- 政治制度:元老院、执政官、人民大会
- 法律:十二铜表法
- 罗马帝国
- 建立:屋大维
- 发展:罗马法体系完善
- 衰落:西罗马帝国灭亡
- 罗马共和国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 中古西欧社会
- 封君封臣制度
- 庄园经济
- 基督教会
- 城市兴起
- 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
- 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东正教
- 俄罗斯:接受东正教,基辅罗斯
- 伊斯兰世界的扩展
- 伊斯兰教的创立:穆罕默德
- 阿拉伯帝国:扩张,文化繁荣
- 古代非洲与美洲
- 非洲:古代文明
- 美洲: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 新航路的开辟
- 原因: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
- 过程: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
- 影响: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殖民扩张开始
- 物种交流与人口迁移
- “哥伦布大交换”
- 人口迁移:奴隶贸易
- 早期殖民扩张
-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原因: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
- 过程:
- 清教徒革命
- 共和国建立
- 王朝复辟
- 光荣革命
- 结果:《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 美国独立战争
- 原因:英国殖民统治
- 过程:
- 莱克星顿枪声
- 《独立宣言》
- 华盛顿
- 约克镇战役
- 结果:美国独立,制定1787年宪法
- 法国大革命
- 原因:波旁王朝专制统治
- 过程:
- 攻占巴士底狱
- 《人权宣言》
- 雅各宾专政
- 拿破仑帝国
- 结果: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原因:
- 过程:
-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 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 影响:生产力提高,社会结构变化,环境污染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原因:
- 过程:
- 电力广泛应用
-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
- 新通讯手段
- 影响:垄断组织出现,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背景: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矛盾
- 内容:《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 影响:指导工人运动,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这只是一个基本框架,具体的思维导图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更详细的补充和完善。每个单元下的子主题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例如,将某个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影响分别用不同的分支展开,或者将某个制度的特点、作用、局限性进行梳理。 使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图片等元素可以使思维导图更加直观和易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