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思维导图》
一、磨床概述
1.1 定义与分类
- 定义: 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精加工的机床。
-
分类:
- 按用途:
- 通用磨床: 适用于多种工件的磨削,如平面磨床、外圆磨床、内圆磨床等。
- 专用磨床: 针对特定工件或工艺,如曲轴磨床、凸轮磨床、齿轮磨床等。
- 坐标磨床: 高精度定位磨削,可进行孔、型腔等精密加工。
- 按结构形式:
- 平面磨床: 主要磨削平面,工作台直线往复运动。
- 外圆磨床: 磨削外圆柱面、圆锥面等回转体外表面。
- 内圆磨床: 磨削内圆柱面、圆锥面等回转体内表面。
- 万能磨床: 兼具外圆、内圆、端面等磨削功能。
- 按控制方式:
- 手动磨床: 操作者手动控制进给、速度等参数。
- 半自动磨床: 部分进给动作自动完成,如自动横向进给。
- 数控磨床: 通过数控系统控制磨削过程,精度高、效率高。
- 按用途:
1.2 磨削原理
- 磨削过程: 磨粒切削、摩擦、挤压。
- 磨削特点:
- 高精度: 可获得高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 低温度: 磨削温度较低,减少工件变形。
- 适用性广: 可加工淬硬钢、硬质合金等高硬度材料。
- 磨削三要素:
- 砂轮速度: 影响磨削力和磨削温度。
- 工件速度: 影响磨削效率和表面质量。
- 进给速度: 影响磨削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二、磨床主要部件
2.1 床身
- 作用: 支撑整个磨床,承受各种力。
- 材料: 铸铁。
- 要求: 刚性好、稳定性好、减振性好。
2.2 工作台
- 作用: 夹持工件,带动工件运动。
- 类型: 直线往复式、回转式。
- 驱动方式: 液压、机械、伺服电机。
2.3 砂轮主轴
- 作用: 安装砂轮,提供磨削动力。
- 结构: 主轴、轴承、驱动电机。
- 要求: 高转速、高精度、低振动。
2.4 磨头
- 作用: 安装砂轮主轴,调整砂轮位置。
- 结构: 滑枕、滑座、进给机构。
- 进给方式: 手动、液压、伺服。
2.5 冷却系统
- 作用: 冷却砂轮和工件,冲走磨屑。
- 组成: 水箱、水泵、喷嘴、过滤装置。
- 冷却液类型: 乳化液、切削油。
2.6 进给机构
- 作用: 控制砂轮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 类型: 手动、液压、伺服电机驱动。
- 精度: 影响磨削精度。
2.7 修整机构
- 作用: 修整砂轮形状,恢复砂轮切削能力。
- 类型: 金刚石笔、金刚石滚轮。
- 修整参数: 修整速度、修整深度。
三、磨削工艺
3.1 磨削参数选择
- 砂轮选择: 根据工件材料、硬度、精度要求选择。
- 磨料: 刚玉、碳化硅、立方氮化硼、金刚石。
- 粒度: 粗磨选择较粗粒度,精磨选择较细粒度。
- 硬度: 根据工件材料选择,硬材料选软砂轮,软材料选硬砂轮。
- 结合剂: 陶瓷、树脂、橡胶、金属。
- 磨削速度: 砂轮线速度、工件线速度。
- 进给量: 横向进给量、纵向进给量。
- 磨削深度: 粗磨选择较大磨削深度,精磨选择较小磨削深度。
3.2 磨削方法
- 纵磨: 适用于平面、外圆柱面等。
- 横磨: 适用于平面、外圆柱面等。
- 切入磨: 适用于窄槽、阶梯轴等。
- 仿形磨: 适用于复杂曲面。
3.3 磨削注意事项
- 冷却液的充分供应: 防止磨削温度过高。
- 砂轮的定期修整: 保证砂轮的切削能力。
- 工件的正确装夹: 保证工件的精度。
- 安全操作: 穿戴防护用品,遵守操作规程。
四、数控磨床
4.1 数控系统
- 功能: 控制磨床的运动轨迹、速度、进给量等参数。
- 组成: CNC单元、伺服驱动系统、测量系统。
- 编程: G代码、M代码。
4.2 数控磨床特点
- 高精度: 可实现高精度磨削。
- 高效率: 可实现自动化生产。
- 灵活性强: 可加工复杂形状的工件。
4.3 数控磨床应用
- 汽车零部件: 轴承、齿轮、活塞等。
- 航空航天零部件: 叶片、涡轮盘等。
- 模具: 精密模具的制造。
五、磨床故障诊断与维护
5.1 常见故障
- 砂轮振动: 砂轮不平衡、主轴轴承损坏。
- 磨削精度差: 砂轮磨损严重、进给机构故障。
- 工件表面粗糙度高: 砂轮选择不当、冷却液不足。
- 主轴异响: 主轴轴承润滑不良、损坏。
5.2 维护保养
- 定期润滑: 润滑各运动部件,减少磨损。
- 清洁: 清洁磨床各部件,保持清洁卫生。
- 检查: 定期检查磨床各部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更换易损件: 定期更换易损件,如轴承、皮带等。
六、安全操作规程
- 开机前检查: 检查砂轮、冷却液、润滑油等。
- 穿戴防护用品: 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 禁止超速: 禁止超过砂轮的最高转速。
- 禁止带电维修: 维修时必须切断电源。
- 操作结束后: 清理工作场地,关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