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单元思维导图

《八下历史单元思维导图》

一、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19世纪下半叶)

1.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   **背景:**
    *   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
*   **目的:**
    *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   **指导思想:**
    *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主要内容:**
    *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   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
        *   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
        *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   张之洞:汉阳铁厂
    *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   轮船招商局
        *   开平煤矿
        *   汉阳铁厂
        *   湖北织布局
    *   **建立新式海军:**
        *   北洋舰队、南洋舰队、福建舰队。
    *   **创办新式学堂:**
        *   京师同文馆
        *   派遣留学生。
*   **失败原因:**
    *   根本原因: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
    *   缺乏健全、先进的管理制度。
    *   外国列强干涉和阻挠。
    *   军事工业依赖外国。
*   **评价:**
    *   积极: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   消极: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 戊戌变法 (1898年)

*   **背景:**
    *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
    *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   **目的:**
    *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   **代表人物:**
    *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   **主要内容:**
    *   **政治方面:**
        *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
        *   取消旗人特权。
    *   **经济方面:**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发展农、工、商业。
    *   **军事方面:**
        *   训练新式陆军、海军。
    *   **文化教育方面:**
        *   废除科举制度。
        *   兴办新式学堂。
        *   翻译西方书籍。
        *   创办报刊。
*   **结果:**
    *   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   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
*   **意义:**
    *   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   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
*   **失败原因:**
    *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
    *   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
    *   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3. 辛亥革命 (1911年)

*   **背景:**
    *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
    *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   **革命团体:**
    *   兴中会 (孙中山,第一个革命团体)
    *   同盟会 (1905年,孙中山,东京)
*   **指导思想:**
    *   三民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
*   **重要事件:**
    *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   **结果:**
    *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   **意义:**
    *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局限性:**
    *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   **背景:**
    *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受到挑战。
    *   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
*   **代表人物:**
    *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   **主要阵地:**
    *   《新青年》。
*   **内容:**
    *   提倡民主与科学 (Democracy and Science)。
    *   反对专制与愚昧、迷信。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影响:**
    *   促进了思想解放。
    *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   后期传播的有些思想具有片面性。

2. 五四运动 (1919年)

*   **背景:**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   **导火索:**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   **口号:**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过程:**
    *   前期:以学生为主。
    *   后期:以工人阶级为主。
*   **结果:**
    *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   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   **意义:**
    *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

*   **背景:**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工人运动的发展。
    *   共产国际的帮助。
*   **时间地点:**
    *   1921年7月,上海。
*   **标志:**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主要内容:**
    *   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   **意义:**
    *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 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4-1927年)

*   **背景:**
    *   孙中山认识到依靠军阀进行革命的局限性。
    *   共产党认识到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的重要性。
*   **标志:**
    *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   **方针:**
    *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意义:**
    *   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迅速发展。

5. 北伐战争 (1926-1928年)

*   **目的:**
    *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   **主要战场:**
    *   湖南、湖北。
*   **重要事件:**
    *   叶挺独立团英勇作战。
*   **结果:**
    *   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   **爆发时间:**
    *   1931年9月18日。
*   **侵略者:**
    *   日本。
*   **结果:**
    *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   **影响:**
    *   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 西安事变 (1936年)

*   **发动者:**
    *   张学良、杨虎城。
*   **目的:**
    *   逼蒋抗日。
*   **结果:**
    *   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   **意义:**
    *   促进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3. 全民族抗战

*   **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
    *   1937年7月7日。
    *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   **重要战役:**
    *   淞沪会战
    *   南京保卫战
    *   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   百团大战 (彭德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发动的最大规模的对日作战)
*   **南京大屠杀:**
    *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制造。
*   **重要文献:**
    *   《论持久战》(毛泽东)。
*   **抗战胜利:**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   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   **抗战胜利的意义:**
    *   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
    *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人民解放战争

1. 重庆谈判 (1945年)

*   **目的:**
    *   争取和平,避免内战。
*   **结果:**
    *   签订《双十协定》。

2. 解放战争

*   **战略防御阶段:**
    *   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   **战略反攻阶段:**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战略决战阶段:**
    *   辽沈战役
    *   淮海战役
    *   平津战役
*   **渡江战役:**
    *   1949年4月,解放军攻占南京,宣告国民党政权覆灭。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

*   **时间:**
    *   1949年10月1日。
*   **地点:**
    *   北京天安门广场。
*   **意义:**
    *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家作主了。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人教九上历史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