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思维导图

《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思维导图》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 1. 免疫器官:
    • 中枢免疫器官:
      • 骨髓: 造血干细胞分化,B细胞成熟场所
      • 胸腺: T细胞成熟场所
    • 外周免疫器官:
      • 淋巴结: 抗原呈递,淋巴细胞活化场所
      • 脾脏: 滤除血液中的抗原,淋巴细胞活化场所
      • 扁桃体、派伊尔集合淋巴结、阑尾: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局部免疫应答
  • 2. 免疫细胞:
    • 淋巴细胞:
      • T细胞: 细胞免疫,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
        • 辅助性T细胞(Th细胞): 激活B细胞,增强巨噬细胞功能
        • 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 杀伤靶细胞
        •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 抑制免疫反应
      • B细胞: 体液免疫,产生抗体
      •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 抗原呈递细胞(APC):
      • 巨噬细胞: 吞噬、处理抗原,呈递抗原
      • 树突状细胞(DC): 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
      • B细胞: 也能呈递抗原
    • 其他:
      • 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参与炎症反应,吞噬病原体
      • 肥大细胞: 释放组胺等,参与过敏反应
      • 单核细胞: 可分化为巨噬细胞
  • 3. 免疫分子:
    • 抗体(免疫球蛋白,Ig):
      • IgG: 含量最高,可穿过胎盘,提供新生儿被动免疫
      • IgM: 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初次免疫应答主要抗体
      • IgA: 主要存在于黏膜表面,参与局部免疫
      • IgE: 参与过敏反应和抗寄生虫免疫
      • IgD: 主要存在于B细胞表面,参与B细胞活化
    • 补体:
      • 通过经典途径、替代途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途径激活
      • 具有调理、细胞溶解、炎症介质释放等功能
    • 细胞因子:
      • 干扰素(IFN): 抗病毒
      • 白细胞介素(IL): 参与免疫细胞间的通讯和调节
      • 肿瘤坏死因子(TNF): 参与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凋亡
      • 集落刺激因子(CSF): 刺激造血
    • 其他: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人类为HLA): 参与抗原呈递
      • 黏附分子: 介导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二、免疫的类型

  • 1. 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 组成:
      • 物理屏障: 皮肤、黏膜
      • 化学屏障: 溶菌酶、胃酸
      • 细胞: 巨噬细胞、NK细胞
      • 体液: 补体、干扰素
    • 特点:
      • 生来就有,不需预先接触抗原
      • 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
      • 无免疫记忆
  • 2. 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 组成: T细胞、B细胞、抗体
    • 特点:
      • 后天获得,需要预先接触抗原
      • 具有特异性,针对特定抗原
      • 具有免疫记忆
    • 类型:
      • 体液免疫:
        • B细胞识别抗原,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 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 通过调理作用、中和作用、补体激活等清除抗原
      • 细胞免疫:
        • 抗原呈递给T细胞,活化为效应T细胞(Tc细胞)
        • Tc细胞识别靶细胞表面的抗原-MHC I类分子复合物
        • Tc细胞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杀伤靶细胞
        • 涉及淋巴因子,促进免疫应答
      • 被动免疫:
        • 直接输入抗体或免疫细胞
        • 持续时间短,无免疫记忆
        • 例如:注射抗毒素、母乳喂养
      • 主动免疫:
        • 自身产生抗体或免疫细胞
        • 持续时间长,具有免疫记忆
        • 例如:感染病原体、疫苗接种

三、免疫调节

  • 1. 免疫耐受:
    • 机体对自身抗原或外来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的状态
    • 自身耐受: 防止自身免疫疾病
    • 诱导耐受: 移植耐受、妊娠耐受
    • 机制:
      • 克隆删除: 在胸腺中清除识别自身抗原的T细胞
      • 克隆无能: 自身反应性T细胞无法活化
      • 免疫抑制: Treg细胞抑制免疫反应
  • 2. 免疫增强:
    • 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方法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免疫佐剂: 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 细胞因子: 促进免疫细胞活化
    • 益生菌: 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
  • 3. 免疫抑制:
    • 抑制免疫应答,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器官移植
    • 免疫抑制剂:
      • 环孢素: 抑制T细胞活化
      • 糖皮质激素: 抑制炎症反应
      • 硫唑嘌呤: 抑制细胞增殖
    • Treg细胞: 通过释放抑制性细胞因子抑制免疫反应
  • 4. 免疫失调:
    • 自身免疫疾病:
      • 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
      • 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1型糖尿病
      • 机制:
        • 分子模拟: 病原体抗原与自身抗原相似
        • T细胞、B细胞耐受破坏
        • 遗传易感性
    • 免疫缺陷病:
      • 先天性免疫缺陷: SCID, DiGeorge综合征
      • 获得性免疫缺陷: AIDS
      • 表现: 容易感染,易患肿瘤

四、免疫的应用

  • 1. 疫苗:
    • 刺激机体产生主动免疫,预防传染病
    • 类型:
      • 灭活疫苗
      • 减毒活疫苗
      • 亚单位疫苗
      • mRNA疫苗
  • 2. 抗体治疗:
    • 单克隆抗体: 靶向治疗肿瘤、自身免疫疾病
    • 抗血清: 提供被动免疫,治疗中毒、感染
  • 3. 免疫诊断:
    • ELISA: 检测抗原或抗体
    • 流式细胞术: 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
    • PCR: 检测病原体核酸
  • 4. 器官移植:
    • 需要抑制免疫排斥反应
    • HLA配型: 减少排斥反应
    • 免疫抑制剂: 抑制免疫应答

五、影响免疫功能的因素

  • 1. 遗传因素:
    • 某些基因与免疫疾病相关
    • MHC基因多态性影响抗原呈递
  • 2. 年龄:
    • 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 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
  • 3. 营养:
    • 营养不良会影响免疫细胞功能
    • 某些营养素(维生素C、维生素D、锌)对免疫功能有益
  • 4. 压力:
    • 长期压力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 5. 环境因素:
    • 空气污染、农药等可能损害免疫系统
    • 紫外线辐射可能抑制免疫应答

该思维导图涵盖了生物免疫调节的主要知识点,从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类型、免疫调节的机制,到免疫的应用以及影响免疫功能的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这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免疫相关的知识。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