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免疫调节
I. 免疫系统基础 (一级分支)
- 组成:
- 固有免疫系统:
- 物理屏障:皮肤、粘膜
- 化学屏障:溶菌酶、补体
- 细胞成分: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树突状细胞 (DC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 炎症反应:红、肿、热、痛
- 适应性免疫系统:
- 细胞免疫:T细胞 (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
- 体液免疫:B细胞 (浆细胞、记忆B细胞)
- 免疫器官:
- 初级免疫器官:骨髓、胸腺
- 次级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
- 固有免疫系统:
- 功能:
- 识别:区分自身与非自身抗原
- 清除:清除病原体、受损细胞、肿瘤细胞
- 记忆:对特定抗原产生持久的免疫记忆
- 分子:
- 抗体 (IgG, IgM, IgA, IgE, IgD)
- 细胞因子:
- 白介素 (IL):IL-1, IL-2, IL-4, IL-6, IL-10, IL-12等
- 干扰素 (IFN):IFN-α, IFN-β, IFN-γ
- 肿瘤坏死因子 (TNF):TNF-α
- 趋化因子 (CCL, CXCL)
- 补体系统:经典途径、替代途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途径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MHC I类分子、MHC II类分子
II. 免疫调节机制 (一级分支)
- 细胞间相互作用:
- T细胞与抗原呈递细胞 (APC) 间的相互作用:
- 信号1:TCR-MHC/抗原肽复合物结合
- 信号2:共刺激分子 (B7-CD28, CD40-CD40L) 结合
- 信号3:细胞因子信号 (IL-2, IL-12)
- 辅助性T细胞 (Th) 的亚群分化:
- Th1:产生IFN-γ,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和巨噬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 Th2:产生IL-4, IL-5, IL-13,激活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与过敏反应相关
- Th17:产生IL-17, IL-22,参与炎症反应,抵抗胞外细菌和真菌感染
- Treg:产生IL-10, TGF-β,抑制免疫反应,维持免疫耐受
- 细胞毒性T细胞 (CTL) 介导的细胞杀伤:
- 颗粒酶/穿孔素途径
- Fas/FasL途径
- B细胞的激活和抗体产生:
- T细胞依赖性抗原
- 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
- T细胞与抗原呈递细胞 (APC) 间的相互作用:
- 分子机制:
- 免疫检查点:
- CTLA-4:与B7分子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
- PD-1:与PD-L1/PD-L2结合,抑制T细胞功能
- TIM-3:与Galectin-9结合,抑制T细胞功能
- LAG-3:与MHC II类分子结合,抑制T细胞功能
- 细胞因子调控:
- 细胞因子网络:复杂的细胞因子相互作用,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方向
- 细胞因子拮抗剂:阻断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结合,抑制细胞因子活性
- 表观遗传调控: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影响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 代谢调控:糖酵解、氧化磷酸化、脂肪酸氧化等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分化
- 免疫检查点:
- 负性调节:
- 调节性T细胞 (Treg) 介导的免疫抑制
- 抗体介导的反馈抑制
- 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补体激活和清除
- 程序性细胞死亡 (凋亡)
III. 免疫失调与疾病 (一级分支)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 多发性硬化症 (MS)
- 1型糖尿病 (T1DM)
- 炎症性肠病 (IBD)
- 免疫缺陷病:
-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PID)
- B细胞缺陷
- T细胞缺陷
- 补体缺陷
- 吞噬细胞缺陷
-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AIDS)
-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PID)
- 过敏反应:
- I型超敏反应 (速发型)
- II型超敏反应 (细胞毒性型)
- III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
- IV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
- 肿瘤免疫逃逸:
- 肿瘤抗原缺失或表达下调
- MHC分子表达下调
- 免疫抑制性微环境 (Treg, MDSC)
- 免疫检查点激活
- 炎症性疾病:
- 动脉粥样硬化
- 阿尔茨海默病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IV. 免疫调节策略 (一级分支)
- 免疫抑制剂:
- 糖皮质激素
- 环孢素A
- 他克莫司
- 霉酚酸酯
- 硫唑嘌呤
- 甲氨蝶呤
- 免疫刺激剂:
- 佐剂:刺激免疫反应,增强疫苗效果
- 细胞因子:IL-2, IFN-α等,用于治疗特定疾病
- 溶瘤病毒:选择性感染和杀伤肿瘤细胞,同时激活免疫反应
- 生物制剂:
- 单克隆抗体:
- 靶向细胞表面分子 (如CD20, TNF-α)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如抗PD-1, 抗CTLA-4抗体)
- 融合蛋白:
- TNF受体融合蛋白 (如依那西普)
- 重组细胞因子
- 单克隆抗体:
- 细胞治疗:
- CAR-T细胞疗法:基因工程改造的T细胞,靶向肿瘤细胞
- 干细胞移植:重建免疫系统
- DC细胞疫苗:用肿瘤抗原致敏的DC细胞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 其他:
- 饮食干预:特定营养物质可能影响免疫功能
- 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影响免疫系统
- 中医药:某些中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V. 免疫调节研究方向 (一级分支)
- 免疫衰老:
- 研究老年人免疫系统变化,开发延缓免疫衰老的策略
- 肿瘤免疫治疗:
- 开发新型免疫疗法,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 自身免疫病机制:
- 深入研究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 免疫微环境:
- 研究免疫微环境的组成和调控,为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 疫苗开发:
- 开发更有效、更安全的疫苗,预防传染病
这个思维导图旨在提供一个关于免疫调节的全面概述,涵盖了免疫系统的基础知识、调节机制、相关疾病、治疗策略以及研究方向。 它可以作为学习和研究免疫调节的起点,并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扩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