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基本结构
I. 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细胞学说:
- 内容: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一切细胞都来源于已经存在的细胞。
- 新细胞从老细胞分裂产生。
- 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奠定了细胞生物学的基础。
- 内容:
-
细胞的多样性:
- 形态多样:大小、形状、结构等各异,适应不同功能。
- 结构多样: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差异显著。
- 功能多样:执行不同的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合成等。
- 原因:细胞的适应性进化,基因表达的差异。
-
细胞的统一性:
- 基本组成元素相似:C, H, O, N, P, S等。
- 基本有机物相似: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
- 基本结构相似: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 遗传物质均为DNA(或部分病毒为RNA)。
- 能量代谢方式相似。
II. 细胞的结构
A. 原核细胞
- 基本结构:
- 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进出。
- 细胞质:含有核糖体和多种酶,进行代谢活动。
- 拟核:含有环状DNA分子,没有核膜。
- 特殊结构:
- 荚膜:某些细菌有荚膜,具有保护作用。
- 鞭毛:某些细菌有鞭毛,用于运动。
- 质粒:环状DNA分子,携带遗传信息,对抗生素产生抗性等。
- 举例: 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
- 特点:
- 无核膜包裹的细胞核。
-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 遗传物质是环状DNA分子。
- 体积小,结构简单。
B. 真核细胞
- 基本结构:
- 细胞膜:
- 成分: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少量糖类。
- 功能:保护、控制物质进出、信息交流。
- 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或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上。
- 细胞质:
- 细胞质基质:含有多种酶、无机盐、营养物质等,进行多种代谢活动。
- 细胞器:
- 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含有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双层膜,内有基粒和叶绿体基质。只存在于植物细胞和某些藻类细胞中。
- 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场所,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 高尔基体: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包装和运输的场所。
- 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菌。
-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分裂有关。
- 液泡:含有细胞液,储存营养物质、调节细胞渗透压。
- 细胞核:
- 核膜:双层膜结构,具有核孔。
-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 细胞膜:
- 特殊结构:
- 细胞壁: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 举例: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真菌细胞。
- 特点:
- 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
- 含有多种细胞器。
- 遗传物质是线状DNA分子,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
- 体积较大,结构复杂。
III.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细胞膜:
- 保护细胞内部环境,维持细胞的稳定。
-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保证细胞正常代谢。
-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协调细胞活动。
- 细胞质:
- 细胞质基质:为细胞的代谢提供场所和物质。
- 细胞器:执行不同的生命活动,协同完成细胞的各种功能。
- 细胞核:
- 遗传信息的储存和复制中心。
- 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 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 不同细胞器的分工合作:
- 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体现了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例如,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和包装,然后运输到细胞内外。
- 细胞的结构决定功能:
- 不同的细胞结构适应不同的功能,例如,小肠上皮细胞具有大量的微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IV. 细胞的生命历程
- 细胞生长: 细胞体积增大。
- 细胞分裂: 细胞数量增多,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 细胞分化: 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 本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意义:使生物体形成各种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有利于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 细胞衰老和凋亡: 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 细胞衰老: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细胞内水分减少、色素积累、细胞体积减小。
- 细胞凋亡:细胞程序性死亡,由基因控制。
V. 特殊的细胞结构
- 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结构: 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
- 动物细胞特有结构: 中心体(某些低等植物也有)。
VI. 细胞的物质运输
- 被动运输:
- 自由扩散:物质顺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不需要消耗能量。例如,O2、CO2、H2O。
- 协助扩散:物质顺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 主动运输: 物质逆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例如,K+、Na+。
- 胞吞和胞吐: 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形成囊泡,进行物质的进出。需要消耗能量,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此思维导图涵盖了生物必修一第三章关于细胞基本结构的重点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的重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