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特征思维导图
《地貌特征思维导图》
一、地貌成因
1. 内力作用
- 定义: 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导致的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塑造地表形态。
- 类型:
- 构造运动:
- 板块运动:
- 定义: 岩石圈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碰撞、分离、错动)。
- 影响: 形成山脉、海沟、裂谷等大型地貌。
- 典型地貌: 喜马拉雅山脉(板块碰撞)、东非大裂谷(板块分离)、圣安地列斯断层(板块错动)。
- 地壳升降:
- 定义: 地壳缓慢而持续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 影响: 形成阶地、海岸线变迁等。
- 典型地貌: 黄土高原(地壳抬升)、荷兰低地(地壳下降)。
- 褶皱与断裂:
- 定义: 地壳受力变形产生褶皱和断裂。
- 影响: 形成山脉、盆地、断层崖等。
- 典型地貌: 阿尔卑斯山脉(褶皱山)、华山(断块山)。
- 火山作用:
- 定义: 岩浆从地壳内部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浅层的过程。
- 类型:
- 喷发式: 岩浆剧烈喷发,形成火山锥、熔岩台地等。
- 溢流式: 岩浆平静溢出,形成盾状火山、熔岩高原等。
- 影响: 塑造独特的火山地貌。
- 典型地貌: 富士山(火山锥)、夏威夷群岛(盾状火山)。
- 地震作用:
- 定义: 地壳快速释放能量引起的震动。
- 影响: 诱发滑坡、泥石流,改变地表形态。
- 典型地貌: 地震断裂带、堰塞湖。
2. 外力作用
- 定义: 地表各种营力对地表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改变地表形态。
- 类型:
- 风化作用:
- 定义: 岩石在原地破碎、崩解的过程。
- 类型: 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 影响: 为侵蚀作用提供物质基础,形成风化壳、石蛋地貌等。
- 典型地貌: 黄山石蛋地貌、风蚀蘑菇。
- 侵蚀作用:
- 定义: 流水、风、冰川等对地表的破坏作用。
- 类型:
- 流水侵蚀: 冲刷、溶解、磨蚀作用。
- 风力侵蚀: 磨蚀、吹扬作用。
- 冰川侵蚀: 磨蚀、掘蚀作用。
- 影响: 形成峡谷、风蚀洼地、U型谷等。
- 典型地貌: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流水侵蚀)、塔克拉玛干沙漠(风力侵蚀)、挪威峡湾(冰川侵蚀)。
- 搬运作用:
- 定义: 流水、风、冰川等将侵蚀产物带离原地。
- 方式: 溶解、悬浮、推移、滚动。
- 堆积作用:
- 定义: 搬运物在一定条件下沉积下来。
- 类型:
- 流水堆积: 形成冲积扇、三角洲、洪积平原等。
- 风力堆积: 形成沙丘、黄土高原等。
- 冰川堆积: 形成冰碛丘陵、冰砾平原等。
- 典型地貌: 珠江三角洲(流水堆积)、撒哈拉沙漠(风力堆积)、芬兰湖泊(冰川堆积)。
- 重力作用:
- 定义: 在重力作用下,地表物质向下移动。
- 类型: 崩塌、滑坡、泥石流。
- 影响: 改变地表形态,造成地质灾害。
- 典型地貌: 山地崩塌地形、黄土高原滑坡。
二、主要地貌类型
1. 山地
- 成因: 板块碰撞、地壳抬升、火山活动等。
- 特征: 海拔高、坡度大、切割深。
- 类型: 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山。
- 典型地貌: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泰山、富士山。
2. 高原
- 成因: 地壳抬升、长期侵蚀。
- 特征: 海拔高、地势平缓、起伏较小。
- 类型: 岩石高原、黄土高原、冰原高原。
- 典型地貌: 青藏高原、巴西高原、黄土高原、格陵兰岛。
3. 丘陵
- 成因: 长期的侵蚀、风化。
- 特征: 海拔较低、起伏较缓、坡度较小。
- 典型地貌: 江南丘陵、辽东丘陵。
4. 平原
- 成因: 流水堆积、湖泊沉积、海积等。
- 特征: 海拔低、地势平坦、起伏小。
- 类型: 冲积平原、湖积平原、海积平原。
- 典型地貌: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 盆地
- 成因: 地壳下陷、断裂作用。
- 特征: 四周高、中间低。
- 类型: 构造盆地、内陆盆地。
- 典型地貌: 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
6. 海岸地貌
- 成因: 海浪侵蚀、堆积、地壳升降。
- 类型:
- 侵蚀海岸: 岬角、海蚀柱、海蚀平台。
- 堆积海岸: 沙滩、沙坝、泻湖。
- 典型地貌: 挪威峡湾、澳大利亚大堡礁、海南岛。
7. 喀斯特地貌
- 成因: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被水溶解。
- 特征: 地下溶洞、漏斗、落水洞、石芽、石林。
- 典型地貌: 桂林山水、云南石林。
三、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农业
- 地形: 平原有利于耕作,山地丘陵不利于大型机械化。
- 土壤: 不同地貌类型发育不同类型的土壤。
- 气候: 地貌影响气候分布,进而影响农业生产。
2. 交通
- 地形: 平原交通便利,山地丘陵交通困难。
- 河流: 河流可作为航运通道,但也可能阻碍交通。
3. 城市发展
- 地形: 平原地区适宜城市扩展,山地地区城市规模受限。
- 资源: 地貌与矿产资源分布有关,影响城市选址。
4. 旅游
- 独特地貌: 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
- 保护地貌: 保护地貌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地貌演化
1. 阶段性
- 幼年期: 河流下切作用强烈,形成V型谷。
- 壮年期: 河流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形成宽谷。
- 老年期: 河流侵蚀作用减弱,河道弯曲,形成冲积平原。
2. 动态性
- 持续变化: 地貌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变化。
- 人为影响: 人类活动加速或减缓地貌演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