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思维导图二年级上册

《测量思维导图二年级上册》

一、 长度单位

1.1 认识长度单位:

  • 厘米(cm):
    • 概念:较短物体的长度常用厘米作单位。
    • 测量工具:直尺。
    • 刻度:直尺上有刻度线,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表示1厘米。
    • 估计:用手指比划大约1厘米的长度,培养估测能力。例如:指甲盖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 米(m):
    • 概念:较长物体的长度常用米作单位。
    • 测量工具:卷尺、米尺。
    • 与厘米的关系:1米 = 100厘米。
    • 估计:用手臂比划大约1米的长度,培养估测能力。例如: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米。
  • 生活中的应用:
    • 测量身高:用米和厘米表示。
    • 测量课本长度、宽度:用厘米表示。
    • 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用米表示。

1.2 测量长度:

  • 使用直尺测量:
    • “0”刻度对准:将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
    • 读数:看物体的另一端对准直尺上的哪个刻度,读出的数就是物体的长度。
    • 注意:测量时,直尺要与被测物体对齐。
  • 使用卷尺测量:
    • 拉紧卷尺:确保卷尺拉直,避免弯曲影响测量结果。
    • 读数:观察卷尺上的刻度,找到物体两端对应的数值,计算差值。
  • 估测:
    • 先估后量:先估计物体长度,再用工具测量,验证估计结果。
    • 参照物:利用熟悉的物体作为参照,帮助估测。例如:铅笔的长度、课桌的高度。
  • 测量注意事项:
    •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 测量时,避免尺子移动或弯曲。
    • 精确读数,并记录单位。

1.3 线段:

  • 概念: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
  • 画线段:
    • 确定起点:用尺子找到线段的起点。
    • 确定终点:根据需要的长度,用尺子找到线段的终点。
    • 连接起点和终点:用铅笔沿着尺子画一条直线,连接起点和终点。
  • 测量线段长度:
    • 与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相同。

二、 加减法的估算

2.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

  • 四舍五入法:
    • 将两个加数分别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
    • 将近似的整十数相加,得到估算结果。
    • 例如:38 + 43 ≈ 40 + 40 = 80
  • 灵活估算:
    •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例如将一个数看大,一个数看小。
    • 例如:38 + 43,可以将38看作40,43看作40,结果为80; 也可以将38看作35,43看作45,结果为80.
  • 估算的目的:
    • 判断结果的合理性:估算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计算结果是否大致正确。
    • 解决实际问题:在不需要精确结果的情况下,估算可以快速解决问题。例如:购物时估计总价。

2.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估算:

  • 四舍五入法:
    • 将两个减数分别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
    • 将近似的整十数相减,得到估算结果。
    • 例如:79 - 21 ≈ 80 - 20 = 60
  • 灵活估算:
    •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例如将一个数看大,一个数看小。
    • 例如:79 - 21,可以将79看作80,21看作20,结果为60;也可以将79看作75,21看作25,结果为50.
  • 估算的应用:
    • 与加法估算类似,帮助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以及快速解决实际问题。

2.3 估算的应用场景:

  • 购物: 估计购买商品的费用总额。
  • 出行: 估计路程的远近。
  • 分配: 估计物品分配的数量。
  • 其他: 任何需要快速判断数量大小的场合。

三、 综合应用

3.1 测量与计算的结合:

  • 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加减法计算:
    • 先测量多个物体的长度。
    •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求出总长度或长度差。
    • 例如:测量两根彩带的长度,计算它们长度之和。
  • 测量教室里的物体,并解决相关问题:
    • 测量课桌、椅子、黑板等的长度或高度。
    •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所需材料的数量或长度。
    • 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计算需要购买多少米长的护栏。

3.2 估算与实际问题的结合:

  • 根据生活经验,估计物品的长度:
    • 利用已知的长度单位作为参照,估计周围物体的长度。
    • 例如:估计教室的门高、窗户宽等。
  • 结合加减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 在购物、出行等场景中,利用估算快速做出判断。
    • 例如:估计购买多种商品的总价,判断是否带够钱。
  •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易错点:

  • 单位混淆: 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容易出错,要牢记1米 = 100厘米。
  • 测量不规范: 测量时,尺子没有对齐、拉紧,导致结果不准确。
  • 估算偏差大: 没有掌握估算的方法,或者缺乏生活经验,导致估算结果与实际值相差较大。
  • 计算错误: 加减法计算时,进位和退位容易出错。

3.4 学习方法建议:

  • 多观察: 观察周围的物体,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
  • 多测量: 经常使用尺子进行测量,提高测量技能。
  • 多练习: 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 多思考: 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 勤提问: 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数学九年级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