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的思维导图》
一、 稳态的概念及意义
- 1.1 稳态定义:
-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温度、pH、渗透压、血糖浓度等)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 并非绝对不变,而是动态平衡,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 1.2 稳态的意义:
-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酶活性、细胞功能发挥的保障。
- 抵抗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 1.3 内环境:
-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影响细胞的生存状态。
- 1.4 稳态的实质:
- 内环境的动态平衡。
- 依靠调节机制实现。
二、 神经调节
- 2.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 定义: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 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 类型: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 2.2 神经递质:
- 合成、储存、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失活或回收的过程。
- 种类:乙酰胆碱、多巴胺等。
- 作用:兴奋或抑制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外流)。
- 动作电位:外负内正(Na+内流)。
-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信号,双向传导。
-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单向传递,突触延搁。
- 2.4 中枢神经系统:
- 脑:
- 大脑:高级神经中枢,意识、语言、学习、记忆。
-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
- 脑干: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 下丘脑: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调节、内分泌调节等。
- 脊髓:低级神经中枢,反射活动,传导功能。
- 脑:
三、 体液调节
- 3.1 激素调节:
- 定义: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从而调节机体生理活动的方式。
- 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 激素种类:
- 蛋白质、多肽类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 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
- 类固醇: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 3.2 激素作用的机制:
- 激素与受体结合(细胞膜受体或细胞内受体)。
- 激活或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代谢。
- 3.3 血糖调节:
- 血糖来源:食物吸收、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 血糖去路: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
- 胰岛素:降低血糖,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合成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
- 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促进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 肾上腺素:升高血糖,促进肝糖原分解。
- 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 3.4 水盐调节:
- 水平衡:摄入量 = 排出量。
- 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
- 抗利尿激素(ADH):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 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 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 3.5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 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属于负反馈调节。
四、 免疫调节
- 4.1 免疫系统的组成:
- 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骨髓等。
-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吞噬细胞等。
-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 4.2 免疫的种类:
-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
-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 体液免疫:
- 抗原被吞噬细胞处理并呈递给T细胞。
- 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 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清除。
- 细胞免疫:
- 抗原被吞噬细胞处理并呈递给T细胞。
- T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 体液免疫:
-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 4.3 免疫失调:
- 过敏反应:
- 已产生抗体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 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
- 自身免疫病:
- 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的疾病。
-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 免疫缺陷病:
-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遗传缺陷导致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或功能缺陷。
-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AIDS),由HIV病毒引起,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下降。
- 过敏反应:
五、 稳态的调节机制
-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 各种调节方式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 稳态是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 破坏稳态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六、 思维导图总结
该思维导图涵盖了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关于稳态与调节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稳态的概念和意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以及稳态的调节机制。 通过该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知识,建立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