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神经调节的思维导图

《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神经调节的思维导图》

一、神经调节概述

  • 定义: 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反应。

  • 特点:

    • 快速性: 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暂。
    • 精确性: 定位准确,作用范围相对局限。
    • 局限性: 调节范围有限,不能维持长时间稳定。
    • 易疲劳性: 神经元长时间工作容易产生疲劳。
  • 调节方式: 反射

二、反射与反射弧

  • 反射的定义: 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 反射的类型:

    • 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

      • 定义: 生来就有的反射,由遗传决定,属于本能行为。
      • 特点: 遗传性,稳定性。
      •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如脊髓、脑干)。
      • 例子: 缩手反射、膝跳反射、吮吸反射。
    • 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 定义: 在生活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学习获得的反射。
      • 特点: 获得性,可变性。
      •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
      • 建立条件: 非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多次重复。
      • 例子: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巴甫洛夫的狗。
  • 反射弧的结构: (完整反射弧是反射发生的必要条件)

    • 感受器: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动作电位)。
    • 传入神经: 传递兴奋。
    • 神经中枢: 分析、综合传入的兴奋,产生兴奋。
    • 传出神经: 传递兴奋。
    • 效应器: 对刺激做出反应(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
  • 兴奋的传递:

    • 神经纤维上的传递:

      • 传递形式: 电信号(局部电流)。
      • 特点: 速度快,双向传导。
      • 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K+外流为主。
      • 动作电位: 外负内正,Na+内流为主。
      • 绝缘性: 髓鞘包裹,跳跃式传导(盐突导)。
    •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

      • 结构: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 传递形式: 化学信号(神经递质)。
      • 特点: 速度慢,单向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 神经递质:
        • 种类: 乙酰胆碱、多巴胺、肾上腺素等。
        • 释放: 突触前膜囊泡移动到膜上,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
        • 作用: 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 去向: 迅速被酶破坏或被突触前膜回收。
      • 兴奋性递质与抑制性递质:
        • 兴奋性递质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动作电位)。
        • 抑制性递质导致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更难产生兴奋。
      • 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 兴奋: 外负内正。
        • 抑制: 仍为外正内负,但膜内外电位差更大。

三、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中枢神经系统:

    • 脑:
      • 大脑:
        • 功能: 感觉、运动、语言等高级神经中枢。
        • 结构: 大脑皮层(灰质,神经元胞体集中),白质(神经纤维集中),沟、回。
        • 言语区: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 小脑:
        • 功能: 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
      • 脑干:
        • 功能: 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 脊髓:
      • 功能: 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传导功能。
      • 结构: 灰质(神经元胞体集中,形成反射弧的神经中枢),白质(神经纤维集中,上下行传导)。
  • 周围神经系统:

    • 脑神经: 连接脑与头面部器官。
    • 脊神经: 连接脊髓与躯干、四肢。
    •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 将感受器感受到的刺激传递到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递到效应器。

四、神经调节的应用

  • 麻醉: 通过药物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达到止痛效果。
  • 针灸: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药物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使用药物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作用。
  • 脑科学研究: 利用现代技术研究大脑的功能和机制,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五、易错点总结

  • 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反射发生的前提,任何一个环节受损都无法完成反射。
  •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但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 突触后膜既可能兴奋,也可能抑制,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和受体的类型。
  • 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但并非所有反射都受大脑皮层控制。
  • 髓鞘的作用是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跳跃式传导可以节省能量。
  •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是离子跨膜运输的结果,需要消耗能量维持离子浓度梯度。

六、思维导图结构 (文字描述)

  1. 中心主题: 神经调节

  2. 一级分支:

    • 神经调节概述
    • 反射与反射弧
    •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神经调节的应用
  3. 二级分支 (示例,根据一级分支展开):

    • 神经调节概述:

      • 定义
      • 特点 (快速性、精确性、局限性、易疲劳性)
      • 调节方式 (反射)
    • 反射与反射弧:

      • 反射的定义
      • 反射的类型 (简单反射、复杂反射)
        • 简单反射:定义、特点、神经中枢、例子
        • 复杂反射:定义、特点、神经中枢、建立条件、例子
      • 反射弧的结构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 兴奋的传递
        • 神经纤维上的传递:传递形式、特点、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绝缘性
        •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结构、传递形式、特点、神经递质 (种类、释放、作用、去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中枢神经系统:脑 (大脑、小脑、脑干)、脊髓
        • 大脑:功能、结构 (大脑皮层、白质、沟、回)
        • 小脑:功能
        • 脑干:功能
        • 脊髓:功能、结构 (灰质、白质)
      •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 神经调节的应用:

      • 麻醉
      • 针灸
      • 药物治疗
      • 脑科学研究

(完整思维导图需要将所有内容按照层级关系展开,并用线条连接。)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二单元:我们临近得地区和国家 思维导图 简单实用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