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思维导图

外貌特征
性格特点
兴趣爱好
能力特长
价值观
成长变化:认识到自身的不断发展变化。
悦纳自我:全面客观评价自身,接纳优点和不足,建立自信。
正确认识优缺点:扬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
1.1. 独特的我
潜能的含义:尚未发挥出来的潜在能力。
潜能的表现: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都有潜能。
开发潜能的意义:更好地认识自己,实现自身价值,促进社会发展。
保持积极心态:相信自己,充满自信。
勇于尝试:敢于挑战,在实践中发现潜能。
努力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克服困难。
开发潜能的方法:
1.2. 认识自己的潜能
责任的含义:应该做的事情,必须做的事情。
责任的来源:角色赋予,道德要求,法律规定。
责任的种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
承担责任的意义:促进自身发展,维护他人权益,构建和谐社会。
承担责任的表现:认真履行职责,勇于承担后果,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负责任的态度:尽职尽责,认真对待,不推卸责任。
1.3. 认识自己的责任
1. 认识自我
人生目标:对未来生活方向的规划和期望。
人生目标的重要性:指引人生方向,激发前进动力,实现人生价值。
2.1. 人生目标的含义
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服务社会,贡献国家。
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兴趣、能力、特长,量力而行。
具有可行性:制定具体、明确、可实现的目标,循序渐进。
具有阶段性: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分阶段实现。
2.2. 确立人生目标的原则
制定详细计划:明确实现目标的步骤和时间表。
付出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不断提升能力。
克服困难:遇到挫折不气馁,迎难而上,坚持不懈。
反思和调整:定期回顾,总结经验,及时调整目标和计划。
学习榜样: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激励自己前进。
2.3. 实现人生目标的方法
2. 人生目标的确立
一、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社会公德: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
社会公德的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
1.1. 社会公德的含义
维护公共秩序: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促进个人道德素质提升: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2. 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自觉遵守: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规范,维护公共秩序。
积极宣传:宣传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引导他人共同遵守。
勇于劝阻:劝阻不文明行为,维护公共利益。
敢于斗争:敢于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作斗争。
1.3. 践行社会公德的方法
1. 社会公德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的特征: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2.1. 法律的含义
规范社会行为:明确行为边界,维护社会秩序。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惩罚违法犯罪行为。
促进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推动社会进步。
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2. 法律的作用
相互联系:道德是法律的伦理基础,法律是道德的制度保障。
相互促进:法律的实施有助于道德的弘扬,道德的提升有助于法律的遵守。
区别:道德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进行约束,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进行保障。
2.3.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2. 法律的意义与作用
学习法律知识:通过多种渠道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规定。
学习法律精神:理解法律的立法目的和价值取向。
3.1. 学法
理解法律含义:正确理解法律条文,掌握法律概念。
运用法律思维: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2. 懂法
运用法律维权: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
依法行使权利: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利,维护自身利益。
依法履行义务: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维护社会秩序。
3.3. 用法
自觉遵守法律: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做到知法守法。
维护法律尊严:尊重法律权威,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
监督法律实施:监督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3.4. 守法
3. 如何学法、懂法、用法、守法
二、 道德与法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最大发展中国家: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人口众多:正确看待人口问题,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资源相对短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发展不平衡:认识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支持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1. 基本国情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明确发展方向,制定正确政策。
1.2. 主要矛盾
1. 我国国情
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共同富裕。
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集中资源,解决重大问题。
维护公平正义: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权利。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1.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政治协商制度:发挥政治协商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
2.2.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推动经济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1. 改革开放的意义
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特点:竞争性,开放性,法制性。
发挥市场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缺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2.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保护环境: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3. 促进可持续发展
3. 我国的经济发展
三、国家与社会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2.1.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1. 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2. 当前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四、中国共产党
《初三政治思维导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心理学的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