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思维导图高清

《高中生物思维导图高清》

一、绪论

1.1 生物学研究对象与特点

  • 1.1.1 生命的特征:
    • 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细胞、有机物、无机物)
    • 具有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 具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现象
    • 具有遗传和变异
    • 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 对刺激能作出反应(应激性)
  • 1.1.2 生物学研究层次:
    • 分子层次
    • 细胞层次
    • 个体层次
    •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层次
  • 1.1.3 生物学研究方法:
    • 观察法
    • 实验法
    • 调查法
    • 比较法
    • 模型法

1.2 细胞的分子组成

  • 1.2.1 无机物:
    • 水:含量最多,自由水/结合水,重要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 无机盐:维持生命活动,调节渗透压、pH值
  • 1.2.2 有机物:
    • 糖类:
      •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
      • 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 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
      • 功能:主要能源物质、构成细胞结构(如纤维素)
    • 脂质:
      • 脂肪:储能、保温
      • 磷脂: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 固醇:胆固醇、性激素
    • 蛋白质:
      • 基本单位:氨基酸(20种)
      • 结构层次:一级(氨基酸序列)、二级(α螺旋、β折叠)、三级、四级
      • 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结构蛋白、酶、抗体、载体蛋白、激素等
    • 核酸:
      • DNA:双链螺旋结构,含脱氧核糖,碱基A、T、C、G,储存遗传信息
      • RNA:单链结构,含核糖,碱基A、U、C、G,参与蛋白质合成

二、细胞的生命历程

2.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2.1.1 细胞膜:
    • 主要成分:磷脂、蛋白质
    • 结构特点:流动性
    • 功能: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间信息交流
  • 2.1.2 细胞质:
    • 细胞质基质:液态,含水、无机盐、有机物,进行细胞代谢
    • 细胞器:
      •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产生ATP
      • 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仅植物细胞
      •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
      • 内质网:加工、运输蛋白质,合成脂质、糖类
      • 高尔基体:加工、包装、运输蛋白质,形成细胞壁(植物细胞)
      •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杀死病菌
      • 中心体: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分裂有关
      • 液泡:植物细胞,含细胞液,调节细胞渗透压
  • 2.1.3 细胞核:
    • 结构:核膜、核仁、染色质
    • 功能: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场所,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
  • 2.1.4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 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 细胞器种类
    • 细胞壁成分

2.2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 2.2.1 被动运输:
    •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如O2、CO2)
    • 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载体,不需能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 2.2.2 主动运输:
    • 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和能量(如离子、氨基酸进入细胞)
  • 2.2.3 胞吞和胞吐:
    •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

2.3 细胞的生命历程

  • 2.3.1 细胞的增殖:
    • 有丝分裂:体细胞增殖方式,产生相同的子细胞
    • 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 2.3.2 细胞的分化:
    • 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发生差异
    • 基因选择性表达
  • 2.3.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 衰老:细胞代谢缓慢,体积缩小
    • 凋亡: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对生物体有利
  • 2.3.4 细胞的癌变:
    • 基因突变导致细胞无限增殖

三、遗传的细胞基础

3.1 染色体、DNA和基因

  • 3.1.1 染色体:
    • 主要成分:DNA和蛋白质
    • 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 3.1.2 DNA:
    • 双螺旋结构,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
    •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
  • 3.1.3 基因:
    • 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 控制生物的性状

3.2 DNA的复制

  • 3.2.1 复制的特点:
    • 半保留复制
    • 边解旋边复制
  • 3.2.2 复制的过程:
    • 解旋酶解开双链
    • DNA聚合酶催化合成新链
    • 子链与母链结合形成新的DNA分子

3.3 基因的表达

  • 3.3.1 转录:
    •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 RNA聚合酶催化
    • 发生场所:细胞核
  • 3.3.2 翻译:
    • 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 核糖体为场所
    • tRNA转运氨基酸
    • 密码子决定氨基酸

3.4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 3.4.1 基因突变:
    •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 产生新基因
    • 具有不定向性、普遍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
  • 3.4.2 基因重组:
    •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四、生物的遗传规律

4.1 孟德尔遗传定律

  • 4.1.1 基因分离定律:
    • 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测交可以验证基因型
    • 性状分离比:杂合子自交后代3:1
  • 4.1.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性状分离比:双杂合子自交后代9:3:3:1

4.2 伴性遗传

  • 4.2.1 概念:
    •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
  • 4.2.2 特点:
    • 表现为男女表现型比例不同
    • 如红绿色盲、血友病,多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 Y染色体遗传病,只传给男性

4.3 人类遗传病

  • 4.3.1 类型:
    • 单基因遗传病
    • 多基因遗传病
    •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 4.3.2 预防:
    • 遗传咨询
    • 产前诊断(如羊水穿刺)
  • 4.3.3 调查方法:
    • 家系调查法
    • 群体调查法

五、生物的进化与多样性

5.1 进化论

  • 5.1.1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 过度繁殖
    • 生存斗争
    • 遗传变异
    • 适者生存
  • 5.1.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 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 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5.2 生物的多样性

  • 5.2.1 遗传多样性:
    • 基因的多样性
  • 5.2.2 物种多样性:
    • 物种的丰富程度
  • 5.2.3 生态系统多样性:
    • 生态系统的类型多样

5.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5.3.1 生态系统的组成:
    •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空气、水、无机盐)
    •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为绿色植物)
    • 消费者(异养生物,动物)
    • 分解者(腐生生物,细菌、真菌)
  • 5.3.2 食物链和食物网: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 5.3.3 能量流动:
    •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10%-20%)
  • 5.3.4 物质循环:
    • 具有全球性,如碳循环、氮循环
  • 5.3.5 信息传递:
    •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 5.3.6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抵抗力稳定性
    • 恢复力稳定性
    • 与物种丰富度有关

六、植物的生命活动

6.1 光合作用

  • 6.1.1 光反应阶段:
    • 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 水的光解:H2O → [H] + O2
    • ATP的生成:ADP + Pi + 能量 → ATP
  • 6.1.2 暗反应阶段:
    • 场所:叶绿体基质
    • CO2的固定:CO2 + C5 → 2C3
    • C3的还原:2C3 + [H] + ATP → (CH2O) + C5
  • 6.1.3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 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矿质元素

6.2 呼吸作用

  • 6.2.1 有氧呼吸:
    • 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过程:
      • C6H12O6 → 2C3H4O3(丙酮酸) + 少量ATP + [H]
      • 2C3H4O3 + 6H2O → 6CO2 + 大量[H] + 少量ATP
      • [H] + 6O2 → 12H2O + 大量ATP
  • 6.2.2 无氧呼吸:
    • 场所:细胞质基质
    • 过程:
      • C6H12O6 → 2C3H4O3 + 少量ATP + [H]
      • 2C3H4O3 + [H] → 2C2H5OH (酒精) + 2CO2 或 2C3H6O3 (乳酸)

6.3 植物激素

  • 6.3.1 生长素:
    • 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 6.3.2 赤霉素:
    • 促进细胞伸长,解除种子休眠
  • 6.3.3 细胞分裂素:
    • 促进细胞分裂
  • 6.3.4 脱落酸:
    •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 6.3.5 乙烯:
    • 促进果实成熟

七、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7.1 神经调节

  • 7.1.1 神经系统的组成:
    •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 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节和神经)
  • 7.1.2 神经元:
    • 结构:细胞体、树突、轴突
    • 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递兴奋
  • 7.1.3 反射弧:
    •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 7.1.4 兴奋的传递:
    • 神经纤维上:电信号
    • 神经元之间:化学信号(神经递质)

7.2 体液调节

  • 7.2.1 激素调节:
    • 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 7.2.2 主要激素:
    • 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 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
    • 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浓度,增强心跳
    • 生长激素:促进生长
    • 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7.3 免疫调节

  • 7.3.1 特异性免疫:
    • 细胞免疫:T细胞
    • 体液免疫:B细胞
  • 7.3.2 非特异性免疫:
    •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吞噬细胞
  • 7.3.3 免疫预防:
    • 接种疫苗(抗原)

这些内容涵盖了高中生物的主要知识点, 可以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细化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和联系,形成更详细的思维导图。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