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   **1.1.  背景**
    *   1.1.1.  英国的工业革命:
        *   1.1.1.1.  生产力提高,需要更大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   1.1.2.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   1.1.2.1.  限制对外贸易,阻碍了中英正常贸易发展。
        *   1.1.2.2.  中国与世界隔绝,落后于时代。
    *   1.1.3.  中英贸易逆差:
        *   1.1.3.1.  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扭转贸易逆差。
        *   1.1.3.2.  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和经济危机。
*   **1.2.  过程**
    *   1.2.1.  林则徐虎门销烟:
        *   1.2.1.1.  1839年6月,显示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
    *   1.2.2.  战争爆发:
        *   1.2.2.1.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   1.2.3.  战争发展:
        *   1.2.3.1.  英军攻陷广州、厦门、定海、镇江等地。
        *   1.2.3.2.  清政府腐败无能,节节败退。
*   **1.3.  结果**
    *   1.3.1.  《南京条约》 (1842年):
        *   1.3.1.1.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   1.3.2.  影响:
        *   1.3.2.1.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3.2.2.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1.3.2.3.  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1. 第一次鸦片战争
*   **2.1.  背景**
    *   2.1.1.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扩大在华权益。
    *   2.1.2.  英国、法国与俄国、美国相互勾结。
*   **2.2.  过程**
    *   2.2.1.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   2.2.2.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天津。
    *   2.2.3.  火烧圆明园 (1860年):
        *   2.2.3.1.  英法联军对北京圆明园进行洗劫和焚毁,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浩劫。
*   **2.3.  结果**
    *   2.3.1.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   2.3.1.1.  内容:增开天津等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赔款;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   2.3.2.  影响:
        *   2.3.2.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2.3.2.2.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加剧。
2. 第二次鸦片战争
*   **3.1.  背景**
    *   3.1.1.  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激化。
    *   3.1.2.  自然灾害严重,民不聊生。
*   **3.2.  过程**
    *   3.2.1.  金田起义 (1851年):
        *   3.2.1.1.  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
    *   3.2.2.  定都天京 (1853年):
        *   3.2.2.1.  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首都。
    *   3.2.3.  《天朝田亩制度》:
        *   3.2.3.1.  理想化的平均主义方案,未能真正实施。
    *   3.2.4.  北伐和西征:
        *   3.2.4.1.  扩大了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
    *   3.2.5.  天京变乱:
        *   3.2.5.1.  内部矛盾激化,实力削弱。
    *   3.2.6.  后期防御:
        *   3.2.6.1.  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奋力抵抗。
*   **3.3.  结果**
    *   3.3.1.  失败:
        *   3.3.1.1.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   3.3.2.  原因:
        *   3.3.2.1.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3.3.2.2.  战略上的失误。
        *   3.3.2.3.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   **3.4.  意义**
    *   3.4.1.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   3.4.2.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3. 太平天国运动
*   **4.1.  背景**
    *   4.1.1.  日本明治维新后,对外扩张的野心日益膨胀。
    *   4.1.2.  朝鲜半岛问题:中日两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冲突。
*   **4.2.  过程**
    *   4.2.1.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   4.2.2.  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等重大战役。
    *   4.2.3.  黄海海战:
        *   4.2.3.1.  邓世昌英勇作战,壮烈牺牲。
    *   4.2.4.  威海卫战役:
        *   4.2.4.1.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4.3.  结果**
    *   4.3.1.  《马关条约》(1895年):
        *   4.3.1.1.  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4.3.2.  影响:
        *   4.3.2.1.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4.3.2.2.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4. 甲午中日战争
*   **5.1.  背景**
    *   5.1.1.  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威胁到列强在华利益。
    *   5.1.2.  列强企图进一步控制中国。
*   **5.2.  过程**
    *   5.2.1.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英、美、德、法、俄、日、意、奥)。
    *   5.2.2.  联军攻陷天津、北京。
    *   5.2.3.  义和团奋勇抵抗。
*   **5.3.  结果**
    *   5.3.1.  《辛丑条约》(1901年):
        *   5.3.1.1.  内容: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   5.3.2.  影响:
        *   5.3.2.1.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5.3.2.2.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6.1.  林则徐**
    *   6.1.1.  虎门销烟:维护国家利益,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   **6.2.  关天培**
    *   6.2.1.  镇守虎门炮台,英勇抗敌。
*   **6.3.  邓世昌**
    *   6.3.1.  黄海海战中,率领致远舰英勇作战,壮烈殉国。
*   **6.4.  义和团运动**
    *   6.4.1.  口号:“扶清灭洋”,具有反帝爱国性质,但带有盲目排外的色彩。
    *   6.4.2.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6. 反抗斗争
一、主题:侵略与反抗
*   **2.1.  启示**
    *   2.1.1.  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   2.1.2.  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2.1.3.  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外来侵略。
    *   2.1.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反抗侵略的中坚力量。
二、总结
《八上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数学五年级下册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