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的思维导图
《儿科的思维导图》
一、儿科概述
1.1 定义
- 研究对象:0-18岁儿童的生长发育、健康保健及疾病防治。
1.2 儿科特点
- 生理特点:
- 生长发育迅速: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
- 免疫系统不完善:易感染。
- 器官功能未成熟:代偿能力有限。
- 水分占比高:易脱水。
- 依赖性强:需家长配合。
- 表达能力有限:症状描述困难。
- 易受环境影响:情绪波动大。
- 感染性疾病多见: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 先天性疾病常见:先天性心脏病、遗传代谢病等。
- 疾病发展迅速:病情变化快。
1.3 儿科就诊流程
- 挂号
- 分诊
- 就诊
- 检查(必要时)
- 诊断
- 治疗(药物、物理治疗、手术等)
- 复诊(必要时)
二、生长发育
2.1 生长指标
- 身高:反映长期营养状况。
- 体重:反映近期营养状况。
- 头围:反映脑发育情况。
- BMI:体重指数,评估营养状况。
- 发育评估: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交能力。
- 生长曲线:监测生长发育趋势。
2.2 生长影响因素
- 遗传因素
- 营养因素:母乳喂养、辅食添加。
- 环境因素:居住环境、生活习惯。
- 疾病因素: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
- 心理因素:家庭关系、情绪状态。
2.3 发育里程碑
- 新生儿期:觅食反射、拥抱反射等。
- 婴儿期: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说简单词语。
- 幼儿期:跑、跳、上下楼梯、说完整句子。
- 学龄前期:精细动作提高、社交能力发展。
- 学龄期:认知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提高。
2.4 生长发育迟缓
- 定义:生长速度或发育进程落后于同龄儿童。
- 原因: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遗传因素、内分泌疾病等。
- 评估:详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评估、相关检查。
- 处理: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改善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
三、常见疾病
3.1 呼吸系统疾病
- 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 症状: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发热。
- 治疗:对症治疗,多休息,多饮水。
- 症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发热。
- 治疗:抗感染治疗,祛痰止咳,必要时吸氧。
- 症状: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
- 治疗:控制炎症,缓解症状,预防发作。
3.2 消化系统疾病
- 腹泻: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
- 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可伴有呕吐、腹痛、发热。
- 治疗:纠正脱水,止泻,控制感染,调整饮食。
- 原因:饮食结构不合理、肠道功能紊乱等。
- 治疗: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 治疗:针对病因治疗,防止脱水。
3.3 感染性疾病
- 麻疹:呼吸道传播,全身红色斑丘疹。
- 预防:接种麻疹疫苗。
- 预防:接种水痘疫苗。
- 治疗:对症治疗,注意隔离。
3.4 其他常见疾病
- 贫血: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 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骼发育异常。
- 过敏性疾病: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过敏性鼻炎、湿疹。
四、新生儿疾病
4.1 新生儿黄疸
- 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
- 病理性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
- 治疗:光疗,必要时换血疗法。
4.2 新生儿肺炎
- 吸入性肺炎:羊水、胎粪吸入。
- 感染性肺炎:细菌、病毒感染。
- 治疗:抗感染,呼吸支持。
4.3 早产儿疾病
- 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道缺血坏死。
- 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
五、儿童保健
5.1 预防接种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等。
5.2 营养指导
- 母乳喂养:提倡纯母乳喂养6个月。
- 辅食添加: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由少到多,由细到粗。
- 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挑食偏食。
5.3 心理健康
5.4 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