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思维导图大全集》
一、 诗歌总览
1. 诗歌体裁
* **古体诗 (古诗):**
* 句式、字数、押韵相对自由。
* 常见形式: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古诗。
* 代表诗人:李白、杜甫早期作品。
* **近体诗 (今体诗):**
* 格律严格,对字数、平仄、押韵有严格规定。
* 包括:
* **律诗:**
* 八句,五律(五字句)、七律(七字句)。
* 颔联、颈联对仗。
* **绝句:**
* 四句,五绝(五字句)、七绝(七字句)。
* **词:**
* 又称“诗余”、“长短句”,句子长短不一。
* 每首词都有词牌名。
* 代表词人:李清照、苏轼、辛弃疾。
* **曲:**
* 元代流行的文学形式,分为散曲和剧曲。
* 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
* 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
2. 诗歌流派
* **田园诗派:**
* 描写田园风光,表现隐逸思想。
* 代表诗人: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 常用意象:田园、山水、村落、农作物。
* **山水诗派:**
* 描写自然山水,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代表诗人:谢灵运、谢朓。
* 常用意象:山、水、云、月。
* **边塞诗派:**
* 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生活,或歌颂英雄,或抒发战争的残酷。
*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 常用意象:边关、烽火、战马、长城、黄沙。
* **浪漫主义:**
* 想象丰富,充满激情,语言瑰丽。
* 代表诗人:李白。
* 常用意象:日月星辰、仙境、神话传说。
* **现实主义:**
* 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
* 代表诗人:杜甫、白居易。
* 常用意象:战争、饥荒、贫困、流亡。
* **豪放派:**
* 气势豪迈,感情奔放,充满英雄气概。
* 代表诗人:苏轼、辛弃疾。
* **婉约派:**
* 风格含蓄,细腻柔美,多写儿女情长。
* 代表诗人:李清照、柳永。
3. 诗歌常见题材
* **送别诗:**
* 表达对友人离别的惜别之情。
* 常用意象:杨柳、折柳、酒、驿站、征帆。
* **思乡诗:**
* 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常用意象:月亮、鸿雁、故园、亲人。
* **怀古诗:**
* 借古讽今,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 常用意象:古战场、废墟、英雄人物、历史典故。
* **咏物诗:**
* 描写事物,表达作者的情感或志向。
* 常用意象:梅花、竹子、松树、莲花。
* **爱国诗:**
* 表达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或忧国忧民的思想。
* 常用意象:山河、百姓、战争、民族英雄。
二、 诗歌赏析方法
1. 解读意象
* **明确意象本身含义:** 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如杨柳代表离别,月亮代表思乡。
* **结合语境分析:** 考虑意象在诗歌中的具体语境,分析其情感色彩。
* **联想文化背景:** 将意象与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联系起来,深入理解其内涵。
2. 把握情感
* **从字词入手:** 分析诗歌中表达情感的词语,如“愁”、“恨”、“乐”、“喜”。
* **分析表达方式:**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 **了解作者生平:** 结合作者的经历和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情感。
3. 分析手法
* **表达技巧:**
*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反问、设问、借代、用典。
* **结构技巧:**
* 起承转合、卒章显志、欲扬先抑。
* **修辞手法:**
* 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顶真。
4. 理解主旨
* **总结诗歌内容:** 概括诗歌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
* **联系时代背景:** 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理解诗歌的社会意义。
* **提炼中心思想:** 准确概括诗歌的主题,揭示其深刻的内涵。
三、 诗歌背诵技巧
1. 理解记忆
* **逐句理解:** 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把握诗歌的整体内容。
* **了解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
* **分析意象:**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2. 图像记忆
* **想象画面:** 将诗歌内容转化为生动的画面,便于记忆。
* **串联意象:** 将诗歌中的意象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图像。
3. 联想记忆
* **联系生活:** 将诗歌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便于记忆。
* **关联其他诗歌:** 将这首诗与相关的其他诗歌联系起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4. 重复朗读
* **多次朗读:** 反复朗读诗歌,加深印象。
* **节奏朗读:** 按照诗歌的节奏朗读,有助于记忆。
* **感情朗读:** 带着感情朗读,更能体会诗歌的意境。
5. 分段记忆
* **逐段突破:** 将诗歌分成几个段落,逐段进行记忆。
* **整体回顾:** 在分段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回顾,巩固记忆。
四、 诗歌拓展学习
1. 诗词鉴赏书籍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人间词话》
* 《唐诗鉴赏辞典》
* 《宋词鉴赏辞典》
2. 诗词学习网站
* 古诗文网
* 中华诗词学会
* 百度汉语
3. 诗词吟唱
* 学习诗词吟唱,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
* 聆听名家吟唱,体会诗歌的魅力。
4. 诗词创作
* 尝试创作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 学习诗词格律,提高创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