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机知识点思维导图

《高中化学有机知识点思维导图》

一、烃

1. 烷烃

  • 概念: 只有碳碳单键和碳氢键的饱和链烃。
  • 通式: CnH2n+2
  • 命名:
    • 直链烷烃: “碳数+烷”
    • 支链烷烃:
      • 选取最长碳链为主链。
      • 从离支链最近端编号。
      • 支链位置+支链名称+主链名称。
  • 物理性质:
    • 熔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升高。
    • 常温下, C1-C4为气体,C5-C16为液体,C17以上为固体。
  • 化学性质:
    • 取代反应: 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 燃烧: 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裂解: 高温下断裂长链得到短链烷烃和烯烃(工业制乙烯)。

2. 烯烃

  • 概念: 含有碳碳双键的链烃。
  • 通式: CnH2n (n≥2)
  • 命名:
    • 选取含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 从离双键最近端编号。
    • 双键位置+主链名称+烯。
  • 物理性质: 与烷烃类似,但熔沸点略高于对应的烷烃。
  • 化学性质:
    • 加成反应: 与H2, X2, HX, H2O等发生加成反应。
    • 加聚反应: 多个烯烃分子聚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 氧化反应: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燃烧。

3. 炔烃

  • 概念: 含有碳碳三键的链烃。
  • 通式: CnH2n-2 (n≥2)
  • 命名: 与烯烃类似,将“烯”改为“炔”。
  • 物理性质: 与烯烃类似,但熔沸点略高于对应的烯烃。
  • 化学性质:
    • 加成反应: 与H2, X2, HX等发生加成反应。
    • 氧化反应: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燃烧。
    • 炔烃末端氢的酸性:可以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炔化物。

4. 芳香烃

  • 概念: 含有苯环结构的烃。
  • 典型代表: 苯 (C6H6)
  • 结构特点: 碳碳键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 化学性质:
    • 取代反应: 与卤素单质、硝酸等发生取代反应。
    • 加成反应: 与H2发生加成反应 (需要催化剂和较高温度)。
    • 氧化反应: 能燃烧,但难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 同系物: 苯的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侧链会影响反应活性。

二、烃的衍生物

1. 醇

  • 概念: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的化合物。
  • 通式: ROH
  • 分类:
    • 伯醇: -OH连接的碳原子连接一个R基。
    • 仲醇: -OH连接的碳原子连接两个R基。
    • 叔醇: -OH连接的碳原子连接三个R基。
  • 命名: 对应烷烃名称 + “醇”,标明-OH的位置。
  • 物理性质: 低级醇易溶于水,高级醇难溶于水。
  • 化学性质:
    • 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醇钠和氢气。
    • 酯化反应: 与羧酸反应生成酯和水。
    • 氧化反应: 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
    • 消去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烯烃。

2. 酚

  • 概念: 羟基(-OH)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化合物。
  • 典型代表: 苯酚
  • 酸性: 具有弱酸性,酸性强于醇,弱于碳酸。
  • 化学性质:
    • 与NaOH反应生成苯酚钠。
    • 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 氧化反应: 易被氧化。

3. 醚

  • 概念: 烃基通过氧原子连接的化合物。
  • 通式: ROR'
  • 物理性质: 相对稳定,不易反应。
  • 化学性质: 较稳定,一般不发生反应。

4. 醛

  • 概念: 分子中含有醛基(-CHO)的化合物。
  • 通式: RCHO
  • 命名: 对应烷烃名称 + “醛”。
  • 化学性质:
    • 氧化反应:
      • 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银镜反应)。
      • 能被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
    • 加成反应: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

5. 酮

  • 概念: 分子中含有羰基(C=O)的化合物,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
  • 通式: RCOR'
  • 化学性质:
    • 加成反应: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
    • 一般不能被银氨溶液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

6. 羧酸

  • 概念: 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的化合物。
  • 通式: RCOOH
  • 酸性: 具有酸性,能与碱、活泼金属、盐等反应。
  • 化学性质:
    • 酯化反应: 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
    • 中和反应: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7. 酯

  • 概念: 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 通式: RCOOR'
  • 水解反应: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羧酸和醇。

8. 卤代烃

  • 概念: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的化合物。
  • 通式: RX
  • 化学性质:
    • 水解反应: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水解生成醇和卤化钠。
    • 消去反应: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消去生成烯烃和卤化钠。

9. 胺

  • 概念: 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化合物。
  • 通式: RNH2, R2NH, R3N
  • 碱性: 具有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盐。

10. 硝基化合物

  • 概念: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NO2)取代的化合物。
  • 典型代表: 硝基苯
  • 化学性质: 硝基可以被还原成胺基。

三、重要的反应类型

  • 取代反应: 分子中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 加成反应: 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上连接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
  • 消去反应: 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 HX等)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 氧化反应: 物质得氧或失去氢的反应。
  • 还原反应: 物质失去氧或得到氢的反应。
  • 酯化反应: 醇和羧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 水解反应: 化合物与水反应,断裂化学键,形成较小分子的反应。
  • 加聚反应: 多个小分子(单体)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 缩聚反应: 单体间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生成小分子(如水、醇等)的反应。

四、高分子化合物

  • 概念: 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
  • 分类:
    •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
    •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合成橡胶等。
  • 聚合反应:
    • 加聚反应: 小分子通过加成反应形成高分子。
    • 缩聚反应: 小分子通过缩合反应形成高分子。
  • 单体: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原料。
  • 链节: 高分子链中重复出现的结构单元。

五、同分异构体

  • 概念: 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 类型:
    • 碳链异构: 由于碳链骨架不同引起的异构。
    • 位置异构: 由于官能团位置不同引起的异构。
    • 官能团异构: 由于官能团种类不同引起的异构。
  • 判断方法:
    • 确定分子式。
    • 书写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六、物质的鉴别

  • 方法: 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进行鉴别。
  • 常用试剂:
    • 溴水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银氨溶液
    •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 氢氧化钠溶液
    • 金属钠
  • 注意事项:
    • 先进行预判,缩小范围。
    • 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方法。
    • 观察明显的现象。

七、有机推断

  • 技巧:
    • 抓住特征反应和官能团。
    • 利用已知信息进行推断。
    • 注意限制条件。
  • 解题步骤:
    • 分析题意,明确已知信息。
    • 找出突破口,确定关键结构。
    • 逐步推导,确定未知结构。
    • 验证推断结果。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病句六大类型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