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四年级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一、单元概述
1.1 单元主题
1.2 学习目标
-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了解这些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 掌握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 会读、写亿以内的数,会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大数。
- 理解改写与省略的意义,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 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的尾数,求近似数。
- 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认识算盘和计算器。
-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意识,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3 重点与难点
- 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读写亿以内数的方法。
- 难点: 理解数位顺序表,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二、知识框架
2.1 计数单位与数位
2.1.1 计数单位
-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十进制计数法)。
2.1.2 数位
-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 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不同。
2.1.3 数级
- 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 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 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 数级包含数位,便于读数和理解。
2.2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2.1 读法
-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
-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 亿级或万级的读法,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并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2.2 写法
- 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写。
- 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用0占位。
- 注意数位对齐。
2.3 大数的改写
2.3.1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 把万位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
- 实质是把原数除以10000。
2.3.2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 把亿位后面的八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
- 实质是把原数除以100000000。
2.4 大数的省略
2.4.1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 看千位上的数字,如果小于5,就舍去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万”。
- 如果千位上的数字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万”。
- 用“≈”连接。
2.4.2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 看千万位上的数字,如果小于5,就舍去亿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亿”。
- 如果千万位上的数字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亿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亿”。
- 用“≈”连接。
2.4.3 四舍五入法
- 根据要求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就看下一位上的数字。
- 小于5,舍去;等于或大于5,向前一位进1。
2.5 计算工具的认识
2.5.1 算盘
- 上方每颗珠子代表5,下方每颗珠子代表1。
- 靠梁代表计数,离梁不计数。
- 认识不同数位上的珠子所代表的数。
2.5.2 计算器
- 认识计算器上的常用按键:开关机键、清除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
- 会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三、拓展应用
3.1 生活中的大数
- 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国民生产总值等。
- 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2 数的大小比较
-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
- 位数相同,从高位比起,按数位顺序依次比较。
3.3 近似数的意义
- 近似数是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数。
-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需要使用准确数,用近似数更方便。
四、学习方法建议
-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多做练习。
- 理解概念,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 善于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 培养数感,提高估算能力。
-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