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同行思维导图
《与法同行思维导图》
一、宪法基石
- 定义: 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
- 核心内容:
- 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监督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
- 国家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象征国家主权和尊严。
- 重要性: 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
- 公民义务: 维护宪法尊严,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民法典护航
- 定义: 规范民事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
- 核心内容:
- 总则: 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
- 物权: 所有权、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占有。
- 合同: 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和解除、违约责任、典型合同(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借款合同、承揽合同、运输合同、赠与合同、委托合同)。
- 人格权: 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 婚姻家庭: 结婚、离婚、夫妻共同财产、亲子关系、收养。
- 继承: 遗产的继承方式(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继承人的范围、遗产分割。
- 侵权责任: 一般侵权责任、特殊侵权责任(高度危险责任、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损害责任、网络侵权责任)。
- 重要性: 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 常见应用场景: 房屋买卖、租赁、借贷、婚姻纠纷、侵权赔偿等。
三、刑法震慑
- 定义: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 核心内容:
- 总则: 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共同犯罪、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刑罚的种类、量刑原则、缓刑、减刑、假释。
- 分则: 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 重要性: 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 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
- 常见犯罪类型: 盗窃、抢劫、诈骗、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贩毒、贪污受贿等。
四、行政法规范
- 定义: 规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的法律。
- 核心内容:
- 行政主体: 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 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行政确认、行政给付。
- 行政程序: 正当程序原则、公开原则、参与原则。
- 行政复议: 对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对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 国家赔偿: 因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受到损害的,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 重要性: 约束行政权力,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 监督机制: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访制度、审计监督等。
五、诉讼法保障
- 定义: 规定诉讼程序和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律。
- 种类:
- 民事诉讼法: 解决民事纠纷。
- 刑事诉讼法: 追究刑事责任。
- 行政诉讼法: 解决行政争议。
- 核心内容 (以民事诉讼法为例):
- 管辖: 确定哪个法院有权审理案件。
- 证据: 收集、提供和审查证据。
- 起诉和应诉: 当事人提起诉讼和应诉的权利和义务。
- 审判程序: 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再审程序。
- 执行: 执行生效判决、裁定。
- 重要性: 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维护司法公正,确保法律正确实施。
- 诉讼权利: 委托律师、申请回避、申请证据保全、提起上诉、申请再审等。
六、与法同行
- 守法: 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 用法: 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普法: 宣传法律知识,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 法律意识: 了解法律、信仰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
- 寻求帮助: 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律师服务。
- 终身学习: 持续学习法律知识,适应社会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