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思维导图

定义:有质量但忽略大小和形状的物体,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甚微或可以忽略不计。
质点:
定义:描述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标准,相对于参考系,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选择:可以是任意物体,通常选取地面作为参考系。
重要性:运动的描述具有相对性,同一运动在不同参考系下描述可能不同。
参考系:
作用: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可以简化问题。
常用坐标系:一维直线坐标系、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
坐标系:
时刻: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对应于某一瞬时(例如,3秒末,8时整)。
时间间隔: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对应于一段时间(例如,3秒内,第3秒)。
时间和时刻:
位移: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路程: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区别与联系: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在曲线运动或往返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位移和路程:
定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平均速度: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v = Δx/Δt。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时间间隔Δt趋近于零时的平均速度的极限值。瞬时速度的大小称为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速度:
定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计算公式:a = Δv/Δt (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
正负: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加速度为正表示物体速度增加(加速),加速度为负表示物体速度减小(减速)。
加速度:
一、基本概念与运动学描述
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加速度不变,包括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定义:
速度时间关系:v = v₀ + at
位移时间关系:x = v₀t + (1/2)at²
速度位移关系:v² - v₀² = 2ax
基本公式:
平均速度:v̄ = (v₀ + v)/2 (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t/2 = v̄ = (v₀ + v)/2
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vx/2 = √[(v₀² + v²)/2] (注意:vt/2 ≠ vx/2)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为一常数:Δx = xn+1 - xn = aT²
重要推论:
v-t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与t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x-t图像:斜率表示速度。
图像分析:
公式法:直接利用公式求解,注意选择合适的公式。
图像法:利用v-t图像或x-t图像直观分析问题。
推论法:灵活运用推论简化解题过程。
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些物理量之间存在比例关系,可以简化计算。
解题方法: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忽略空气阻力,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定义:
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方向竖直向下,通常取g = 9.8 m/s² 或 10 m/s²。
特点:
v = gt
h = (1/2)gt²
v² = 2gh
公式:
求解物体下落高度、速度和时间。
竖直上抛运动可以分解为自由落体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组合。
应用:
三、自由落体运动
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根据Δx = aT² 求解加速度。
原理:
打点计时器(电磁或电火花式)、纸带、复写纸、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小车、细绳、钩码、长木板。
器材:
1.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一端,并接通电源。
2. 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固定在小车上。
3. 调整长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拉力时能匀速下滑(平衡摩擦力,可选步骤,若摩擦力影响较小可忽略)。
4. 挂上钩码,使小车加速运动,并打出纸带。
5. 重复实验几次,选择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
步骤:
1. 在纸带上选取计数点,一般选取点迹清晰且间隔较大的点。
2. 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x₁、x₂、x₃…
3. 利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a = (x₄ + x₅ + x₆ - x₁ - x₂ - x₃)/(3T)²
4. 也可以利用 v-t 图像法求解加速度:根据纸带数据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做出 v-t 图像,图像的斜率即为加速度。
数据处理:
平衡摩擦力时,不能挂钩码。
打点计时器要使用交流电源。
纸带要拉直,避免弯曲影响测量精度。
选择点迹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头过于密集的点。
计算时要使用国际单位制。
注意事项:
四、实验: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五、思维导图总览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思维导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八上地理第一章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