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细胞思维导图
《走进细胞思维导图》
一、细胞概述
1.1 细胞的定义
- 生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 除病毒外,所有已知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1.2 细胞学说
- 由施莱登和施旺于19世纪提出。
- 核心内容:
- 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 细胞是生命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 意义: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3 细胞的多样性
- 大小:差异巨大,例如:
- 形状:多种多样,例如:
- 扁平细胞:鳞状上皮细胞。
- 柱状细胞:小肠上皮细胞。
- 梭形细胞:肌细胞。
- 功能:执行不同的生命活动,例如:
- 运输氧气:红细胞。
- 免疫防御:白细胞。
- 信息传递:神经细胞。
二、细胞的结构
2.1 原核细胞
- 特点:
- 无核膜包被的成型细胞核。
- 遗传物质为环状DNA,位于拟核区域。
-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 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
- 代表生物: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等。
2.2 真核细胞
- 特点:
- 有核膜包被的成型细胞核。
- 含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 遗传物质为线性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
- 细胞壁(植物细胞)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 代表生物:动物、植物、真菌等。
2.3 主要细胞器
2.3.1 细胞核
- 结构:
- 核膜:双层膜结构,具有核孔。
- 核仁:与r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组装有关。
- 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 功能:
2.3.2 线粒体
- 结构:
- 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 含有DNA和核糖体。
- 功能:
- 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产生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ATP)。
- 被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
2.3.3 叶绿体(植物细胞)
- 结构:
- 双层膜结构,含有类囊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
- 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 含有DNA和核糖体。
- 功能:
2.3.4 内质网
- 结构:
- 单层膜构成的网络结构,连接细胞核膜和细胞膜。
- 分为粗面内质网(附着核糖体)和平滑内质网。
- 功能:
- 蛋白质的加工、合成和运输。
- 脂类、糖类等物质的合成。
2.3.5 高尔基体
- 结构:
- 功能:
-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 参与细胞壁的形成(植物细胞)。
2.3.6 核糖体
2.3.7 溶酶体
2.3.8 中心体(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2.4 细胞膜
- 结构:
- 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 具有流动镶嵌模型特点。
- 功能:
-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5 细胞壁(植物细胞)
三、细胞的生命历程
3.1 细胞生长
3.2 细胞分裂
- 细胞数量增加。
- 方式: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3.2.1 有丝分裂
- 过程:
- 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膜、核仁逐渐消失,纺锤体形成。
-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 末期:染色体解旋,形成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 意义:
3.2.2 减数分裂
- 过程:
- 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似。
- 意义:
3.3 细胞分化
- 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 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意义:
3.4 细胞衰老和凋亡
- 细胞衰老: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
- 细胞凋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 意义:
- 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
- 清除体内衰老、损伤或异常的细胞。
四、细胞与生命
4.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 细胞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维持生命。
4.2 多细胞生物
4.3 细胞工程
- 包括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等技术。
- 应用:
- 生产药物、疫苗等。
- 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 培育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