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思维导图高中化学高一

《钠的思维导图高中化学高一》

一、 元素信息

  • 元素符号: Na
  • 原子序数: 11
  • 相对原子质量: 23
  • 元素名称:
  • 元素类别: 碱金属元素
  • 位置: 第三周期,IA族
  • 电子排布式: 1s²2s²2p⁶3s¹
  • 最外层电子数: 1
  • 主要化合价: +1

二、 物理性质

  • 颜色: 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表面易被氧化变暗)
  • 状态: 固体
  • 密度: 小于水,大于煤油
  • 硬度: 质软,可用小刀切割
  • 熔点: 低 (97.81 °C)
  • 沸点: 低 (882.9 °C)
  • 导电性: 良好的导电性
  • 导热性: 良好的导热性
  • 其他:
    • 储存在煤油中(隔绝空气和水)
    • 具有延展性

三、 化学性质 (非常活泼)

3.1 与氧气反应

  • 常温: 4Na + O₂ = 2Na₂O (白色固体,主要产物)
  • 点燃/加热: 2Na + O₂ = Na₂O₂ (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
    • 过氧化钠(Na₂O₂)具有强氧化性,可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 2Na₂O₂ + 2H₂O = 4NaOH + O₂↑
      • 2Na₂O₂ + 2CO₂ = 2Na₂CO₃ + O₂
    • 实验室制氧气可以用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 过氧化钠可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3.2 与水反应 (剧烈)

  • 反应方程式: 2Na + 2H₂O = 2NaOH + H₂↑
  • 现象:
    • 浮:钠密度小于水,浮在水面上。
    • 熔:反应放热,使钠熔成小球。
    • 响:生成氢气,发出响声。
    • 红: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试剂变红。
    • 游:氢气推动钠球游动。
  • 结论: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 注意事项: 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爆炸。

3.3 与酸反应 (剧烈,类似于与水反应)

  • 反应方程式: 2Na + 2HCl = 2NaCl + H₂↑
  • 注意: 钠优先与水反应,若酸过量,则酸会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 离子方程式: 2Na + 2H⁺ = 2Na⁺ + H₂↑

3.4 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 与氯气反应: 2Na + Cl₂ = 2NaCl (条件:点燃)
  • 与硫反应: 2Na + S = Na₂S (条件:加热)
  • 与氢气反应: 2Na + H₂ = 2NaH (条件:加热,生成氢化钠)

四、 钠的化合物

4.1 氧化钠 (Na₂O)

  • 类型: 碱性氧化物
  • 颜色: 白色固体
  • 与水反应: Na₂O + H₂O = 2NaOH
  • 与酸反应: Na₂O + 2HCl = 2NaCl + H₂O
  • 与二氧化碳反应: Na₂O + CO₂ = Na₂CO₃

4.2 过氧化钠 (Na₂O₂)

  • 颜色: 淡黄色固体
  • 性质: 强氧化剂,可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 用途: 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漂白剂,消毒剂。
  • 与水反应: 2Na₂O₂ + 2H₂O = 4NaOH + O₂↑
  • 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₂O₂ + 2CO₂ = 2Na₂CO₃ + O₂

4.3 氢氧化钠 (NaOH)

  • 俗名: 火碱,烧碱,苛性钠
  • 类型: 强碱
  • 状态: 白色固体,易潮解
  • 溶解性: 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热
  • 腐蚀性: 具有强腐蚀性,接触皮肤会灼伤
  • 与酸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₂O
  • 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OH + CO₂ = Na₂CO₃ + H₂O
  • 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造纸、纺织、肥皂、石油精炼等工业。

4.4 碳酸钠 (Na₂CO₃)

  • 俗名: 苏打,纯碱
  • 状态: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 水解: 水解显碱性(CO₃²⁻ + H₂O ⇌ HCO₃⁻ + OH⁻)
  • 与酸反应: Na₂CO₃ + 2HCl = 2NaCl + H₂O + CO₂↑
  • 与氢氧化钙反应: Na₂CO₃ + Ca(OH)₂ = CaCO₃↓ + 2NaOH
  • 用途: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工业。

4.5 碳酸氢钠 (NaHCO₃)

  • 俗名: 小苏打
  • 状态: 白色晶体,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 水解: 水解显碱性(HCO₃⁻ + H₂O ⇌ H₂CO₃ + OH⁻)
  • 与酸反应: NaHCO₃ + HCl = NaCl + H₂O + CO₂↑
  • 受热分解: 2NaHCO₃ = Na₂CO₃ + H₂O + CO₂↑ (条件:加热)
  • 用途: 食品工业(发酵剂),医药(中和胃酸),灭火剂。

4.6 氯化钠 (NaCl)

  • 俗名: 食盐
  • 状态: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 用途: 食用,制备氯气、氢气、烧碱等重要化工原料。

五、 钠的用途

  • 还原剂: 用于冶炼金属 (如钛、锆)
  • 制备化合物: 用于制备多种重要的钠化合物 (如NaOH, Na₂CO₃)
  • 原子反应堆: 液态钠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 钠灯: 钠蒸气灯发出黄光,用于公路照明
  • 有机合成: 用于有机合成中的某些反应

六、 钠的保存

  • 方法: 储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隔绝空气和水。
  • 原因: 钠化学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

七、 钠焰色反应

  • 现象: 钠的化合物进行焰色反应时,火焰呈黄色。
  • 原理: 钠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电子不稳定,跃迁回基态时释放出特定波长的光,呈现黄色。
  • 用途: 鉴别钠元素。

八、 钠的提取

  • 电解熔融氯化钠: 2NaCl(熔融) = 2Na + Cl₂↑ (条件:通电)
  • 工业制法: 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备金属钠。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 初中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