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粒子到宇宙思维导图
《从粒子到宇宙思维导图》
I. 微观世界:基本粒子与相互作用
A. 基本粒子
1. 费米子(构成物质)
a. 轻子
- 电子 (e⁻)
- μ子 (μ⁻)
- τ子 (τ⁻)
- 中微子 (νe, νμ, ντ)
b. 夸克
- 上夸克 (u)
- 下夸克 (d)
- 粲夸克 (c)
- 奇夸克 (s)
- 顶夸克 (t)
- 底夸克 (b)
2. 玻色子(传递相互作用)
a. 规范玻色子
- 光子 (γ) - 电磁力
- 胶子 (g) - 强作用力
- W⁺, W⁻, Z⁰ 玻色子 - 弱作用力
- 希格斯玻色子 (H) - 赋予质量
B. 基本相互作用
1. 强作用力
- 作用范围:极短 (原子核内)
- 媒介粒子:胶子
- 作用对象:夸克
- 性质:最强,维持原子核稳定
2. 弱作用力
- 作用范围:极短 (原子核内)
- 媒介粒子:W⁺, W⁻, Z⁰ 玻色子
- 作用对象:所有费米子
- 性质:参与放射性衰变
3. 电磁力
- 作用范围:无限远
- 媒介粒子:光子
- 作用对象:带电粒子
- 性质:远距离作用,化学反应基础
4. 引力
- 作用范围:无限远
- 媒介粒子:引力子 (理论上)
- 作用对象:所有具有质量的物体
- 性质:最弱,决定宇宙大尺度结构
C. 标准模型
- 描述:总结了已知的所有基本粒子和三种基本相互作用 (除引力外)
- 局限性:
- 无法解释暗物质、暗能量
- 未能统一引力
- 中微子质量的解释
II. 中观世界:原子、分子与物质形态
A. 原子
1. 结构
2. 原子特性
B. 分子
1. 成键方式
2. 分子特性
C. 物质形态
1. 固态
2. 液态
3. 气态
4. 等离子态
III. 宏观世界:天体、星系与宇宙结构
A. 天体
1. 恒星
2. 行星
3. 小行星、彗星、流星体
B. 星系
1. 星系类型
2. 星系结构
3. 星系团、超星系团
C. 宇宙结构
1. 大尺度纤维状结构
2. 宇宙空洞
3. 宇宙墙
IV. 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A. 大爆炸理论
1. 主要观点
2. 证据
B. 宇宙膨胀
1. 哈勃定律
2. 暗能量驱动膨胀加速
C. 宇宙未来
1. 热寂
2. 大撕裂
3. 大反弹
V. 未解之谜与未来展望
A. 暗物质与暗能量
1. 暗物质
- 质量占比宇宙绝大部分
- 不与光相互作用
- 可能存在的粒子类型 (WIMP, 轴子等)
2. 暗能量
B. 量子引力
1. 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统一
2. 弦理论、圈量子引力
C. 多重宇宙
1. 可能存在的其他宇宙
2. 理论基础与观测验证
D. 宇宙生命
1. 地外生命的可能性
2. 寻找宜居行星
3. 生命起源的探索
E. 未来展望
- 更精确的宇宙学观测
- 更深入的粒子物理实验
- 跨学科的合作与创新
- 对宇宙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