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思维导图

《神经系统的思维导图》

一、中心主题:神经系统

1.1 概述

  • 定义:机体内调节、控制和协调各器官活动,维持内外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系统。
  • 功能:
    • 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感觉)
    • 传递信息(传导)
    • 整合信息(分析、决策)
    • 控制反应(运动、分泌)
  • 组成:
    • 神经组织: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
    • 神经结构:脑、脊髓、神经、神经节、神经末梢
  • 分类:
    • 按解剖学:
      • 中枢神经系统 (CNS):脑、脊髓
      • 周围神经系统 (PNS):脑神经、脊神经、神经节、神经末梢
    • 按功能:
      • 躯体神经系统:控制骨骼肌的运动,感受器接收来自外界的刺激
      • 自主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控制内脏器官的活动,如心跳、呼吸、消化等。

1.2 神经元(神经细胞)

  • 结构:
    • 细胞体 (胞体):包含细胞核、细胞器,负责神经元的代谢和生命活动。
    • 树突:短而多分支,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
    • 轴突:长而单一,传递信号到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 髓鞘:由雪旺细胞 (周围神经) 或少突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 形成,包裹在轴突外,加速信号传递。
      • 郎飞结:髓鞘间断处,允许离子进出,加速信号传递 (跳跃式传导)。
    • 轴突末梢 (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 功能:
    • 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神经冲动/动作电位)。
    • 传递兴奋。
  • 类型:
    • 感觉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将感觉器官的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 运动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将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传递到肌肉或腺体。
    • 中间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连接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参与反射弧的信息整合。

1.3 神经胶质细胞

  • 功能:
    • 支持和保护神经元。
    • 提供营养和代谢废物。
    • 形成髓鞘 (少突胶质细胞、雪旺细胞)。
    • 参与突触的形成和修剪。
    • 清除神经递质。
  • 类型:
    • 星形胶质细胞:提供营养、维持离子平衡、形成血脑屏障。
    • 少突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成髓鞘。
    • 雪旺细胞: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形成髓鞘。
    • 小胶质细胞:免疫防御细胞,清除碎片和病原体。
    • 室管膜细胞:排列在脑室和脊髓中央管的表面,形成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1.4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递

  • 静息电位:神经元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差(内负外正)。主要由钾离子外流维持。
  • 动作电位: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迅速反转(内正外负)。主要由钠离子内流引起。
  • 神经冲动的传递:
    • 沿神经纤维的传递:电信号 (动作电位) 沿轴突传递。
      • 髓鞘化神经纤维:跳跃式传导 (更快)。
      • 无髓鞘化神经纤维:连续性传导。
    •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化学信号 (神经递质) 在突触处传递。
      • 突触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 神经递质的释放: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小体,钙离子内流,促使含有神经递质的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
      • 神经递质的作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兴奋性或抑制性)。
      • 神经递质的清除:神经递质被酶分解或被突触前神经元回收。

1.5 反射和反射弧

  • 反射: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 反射弧:完成反射的神经通路。
    • 组成:
      • 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 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传递到神经中枢。
      • 神经中枢:分析和整合信息,发出指令。
      • 传出神经:将指令传递到效应器。
      • 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反应 (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
    • 类型:
      • 非条件反射 (先天性反射):生来就有的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或脊髓。
      • 条件反射 (后天性反射):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二、脑

2.1 大脑

  • 结构:
    • 大脑半球:左右对称,通过胼胝体连接。
    • 大脑皮层: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 (神经元胞体),具有不同的功能区。
      • 感觉区:接受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
      • 运动区:控制骨骼肌的运动。
      • 语言区:与语言功能有关。
      • 其他功能区 (如视觉区、听觉区)。
    • 基底核:位于大脑半球深部,参与运动的控制。
  • 功能:
    • 高级认知功能:感觉、运动、语言、学习、记忆、思维、意识。
    • 控制行为。

2.2 小脑

  • 结构:位于脑干后上方。
  • 功能:
    • 协调运动。
    • 维持身体平衡。

2.3 脑干

  • 结构:包括中脑、脑桥、延髓。
  • 功能:
    • 调节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
    • 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
    • 控制睡眠和觉醒。
    • 包含某些反射的神经中枢 (如咳嗽、吞咽、呕吐)。

三、脊髓

  • 结构:
    • 位于椎管内。
    • 灰质:中央区域,呈蝴蝶状,含有神经元胞体。
      • 前角:运动神经元。
      • 后角:感觉神经元。
      • 侧角:自主神经元 (仅在胸腰段)。
    • 白质:周围区域,含有神经纤维 (轴突)。
      • 上行传导束:将感觉信息传递到脑。
      • 下行传导束:将运动信息从脑传递到脊髓。
  • 功能:
    • 传导: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
    • 反射:参与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四、周围神经系统

4.1 脑神经

  • 连接脑和头面部、颈部的器官和组织。
  • 12对脑神经,编号为 I - XII。
  • 功能:感觉、运动、混合性神经。

4.2 脊神经

  • 连接脊髓和躯干、四肢的器官和组织。
  • 31对脊神经。
  • 每一对脊神经都由背根 (感觉) 和腹根 (运动) 组成。
  • 功能:感觉、运动、混合性神经。

五、自主神经系统

5.1 交感神经系统

  • “战斗或逃跑”反应。
  • 激活身体以应对压力。
  • 作用:
    • 心率加快。
    • 血压升高。
    • 呼吸加快。
    • 瞳孔放大。
    • 消化减慢。

5.2 副交感神经系统

  • “休息和消化”反应。
  • 恢复和维持身体的能量。
  • 作用:
    • 心率减慢。
    • 血压降低。
    • 呼吸减慢。
    • 瞳孔缩小。
    • 消化加快。

六、神经系统疾病(举例)

  • 阿尔茨海默病
  • 帕金森病
  • 多发性硬化
  • 中风
  • 癫痫
  • 抑郁症
  • 焦虑症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2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