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思维导图初一第一名》
核心概念
- 数系扩充: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的扩展,引入负数和分数,扩充了数的范围,解决了实际问题中“不够减”和“不能整除”的问题。
- 有理数的定义: 整数和分数的统称。能够表示成 p/q (q≠0) 形式的数。
- 分类:
- 按定义分类: 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 按性质符号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零、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
- 数轴:
- 三要素: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 作用: 直观地表示数,比较数的大小,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表示一个有理数,反之,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
重要性质与概念
- 相反数:
- 定义: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 表示: a 的相反数是 -a。
- 性质: a + (-a) = 0,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 特别地: 0 的相反数是 0。
- 绝对值:
- 定义: 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记作 |a|。
- 代数意义:
- |a| = a (a ≥ 0)
- |a| = -a (a < 0)
- 几何意义: 表示数 a 到原点的距离。
- 非负性: |a| ≥ 0,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0。
- 绝对值的化简: 关键在于判断绝对值符号内的数的正负性。
- 倒数:
- 定义: 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表示: a (a≠0) 的倒数是 1/a。
- 性质: a * (1/a) = 1。
- 特别地: 1 的倒数是 1,-1 的倒数是 -1,0 没有倒数。
有理数的运算
- 加法:
- 同号两数相加: 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 异号两数相加: 绝对值相等时,和为 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 一个数与 0 相加: 仍得这个数。
- 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
- 加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
- 减法:
- 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a - b = a + (-b)
- 乘法:
- 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 0 相乘,都得 0。
- 多个数相乘: 几个不为 0 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 乘法交换律: a b = b a
- 乘法结合律: (a b) c = a (b c)
- 乘法分配律: a (b + c) = a b + a * c
- 除法:
- 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a ÷ b = a * (1/b) (b≠0)
- 两数相除: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 除以任何非 0 的数,都得 0。
- 乘方:
- 定义: 求 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an,其中 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
- 幂的符号: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 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科学记数法
- 定义: 将一个绝对值大于 10 或小于 1 的数表示成 a × 10n 的形式,其中 1 ≤ |a| < 10,n 为整数。
- 确定 n 的方法:
- 对于绝对值大于 10 的数,n 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 1。
- 对于绝对值小于 1 的数,n 是一个负整数,其绝对值等于原数中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所有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那个 0)。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 近似数: 通过四舍五入等方法得到的与准确数接近的数。
- 有效数字: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 0 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 精确度: 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通常用四舍五入到哪一位来表示。例如:3.14159 精确到百分位是 3.14,精确到十分位是 3.1。
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 数形结合: 借助数轴解决有关相反数、绝对值的问题。
- 分类讨论: 绝对值化简、有理数大小比较等问题常常需要分类讨论。
- 整体思想: 将一些式子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
- 转化思想: 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
- 运算符号的确定: 尤其要注意多个数相乘除时,运算符号的确定。
- 认真审题,规范书写: 避免因审题不清或书写错误导致失分。
- 掌握运算律,灵活运用: 可以简化运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 代数式: 有理数是构成代数式的基础。
- 方程: 有理数的运算是解方程的基础。
- 函数: 学习函数需要掌握有理数的性质。
思维导图的使用
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有理数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便于理解和记忆。同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复习,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