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数思维导图怎么画

定义:大于0的数(可以用文字描述或者举例,比如1, 2, 3, 1.5, 1/2 等)
表示:通常在数字前加“+”号,但一般省略不写。
性质:具有正能量、增加、盈利等含义(可以用关键词或简单解释说明)
分支点 1:正数
定义:小于0的数(同样可以用文字描述或者举例,比如 -1, -2, -3, -1.5, -1/2 等)
表示:在数字前加“-”号,必须写明。
性质:具有负能量、减少、亏损等含义(用关键词或简单解释说明)
分支点 2:负数
定义: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性质:表示没有、零点、基准点。(举例:海拔0米,温度0摄氏度)
分支点 3:0
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表示:原点表示0,正数在原点右侧,负数在原点左侧。
应用:直观比较数的大小,帮助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分支点 1:数轴
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性质:在数轴上,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
示例:5 和 -5, -3 和 3
分支点 2:相反数
温度:零上温度(+),零下温度(-)
海拔:海平面以上(+),海平面以下(-)
收支:收入(+),支出(-)
输赢:赢(+),输(-)
方向:东/北(+),西/南(-) (具体应用场景要明确方向的基准点)
分支点 3:生活应用
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例如:(+2) + (+3) = +5; (-2) + (-3) = -5)
异号相加:绝对值大的数符号,并用大的绝对值减去小的绝对值。(例如:(+5) + (-2) = +3; (-5) + (+2) = -3)
与0相加:任何数与0相加,结果还是这个数。(例如:5 + 0 = 5; -5 + 0 = -5)
分支点 1:加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例如:5 - (-2) = 5 + 2 = 7; -5 - 2 = -5 + (-2) = -7)
分支点 2:减法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例如:(+2) * (+3) = +6; (-2) * (-3) = +6; (+2) * (-3) = -6; (-2) * (+3) = -6)
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0。(例如:5 * 0 = 0; -5 * 0 = 0)
分支点 3:乘法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除。(例如:(+6) / (+2) = +3; (-6) / (-2) = +3; (+6) / (-2) = -3; (-6) / (+2) = -3)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等于0。(例如:0 / 5 = 0; 0 / -5 = 0)
除数不能为0 (需要强调)
分支点 4:除法
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注意事项:注意符号的正确运用。
分支点5:混合运算
定义:正整数、负整数、零、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分类: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分支点 1:有理数
定义: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性质: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表示:用“| |”表示绝对值,如 |5| = 5; |-5| = 5; |0| = 0。
分支点 2:绝对值
色彩运用: 使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分支,使思维导图更清晰、易于阅读。例如,正数用暖色调,负数用冷色调。
图像辅助: 在适当的位置添加图像,例如数轴的图示,温度计的图像等,增强理解和记忆。
关键词: 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关键词,避免长篇大论,突出重点。
逻辑关系: 确保各个分支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条理分明。
不断完善: 思维导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不断完善和补充内容。
正负数思维导图怎么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五年级数学思维导图怎么画解方程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