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归纳知识点》
中心主题: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一级分支:知识结构
- 1. 除法意义与算式
- 定义: 平均分、包含除
- 算式组成: 被除数 ÷ 除数 = 商 … 余数
- 各部分名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 关系: 除数 × 商 + 余数 = 被除数 (验算依据)
- 2.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 口算:
- 利用表内除法
- 例如:80 ÷ 20 = 4 (8 ÷ 2 = 4)
- 估算:
- 将除数和被除数都看作整十数
- 例如:83 ÷ 21 ≈ 80 ÷ 20 = 4
- 笔算:
- 从高位开始除起
- 商的位置:与被除数对齐
- 注意余数的大小:余数 < 除数
- 口算:
- 3.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
- 估算:
- 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
- 例如:83 ÷ 19 ≈ 80 ÷ 20 = 4 或 83 ÷ 20 ≈ 4
- 试商:
- “四舍五入”法试商
- 除数个位是1、2、3、4,通常“四舍”试商,把除数看小了,商可能偏大,要调小。
- 除数个位是5、6、7、8、9,通常“五入”试商,把除数看大了,商可能偏小,要调大。
- 初商过大或过小,及时调整
- “四舍五入”法试商
- 笔算:
- 注意余数的大小:余数 < 除数
- 估算:
- 4. 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
- 试商:
- 依然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
- 灵活运用各种估算策略辅助试商
- 调商:
- 初商过大:将商调小,并重新计算
- 初商过小:将商调大,并重新计算
- 笔算:
- 熟练掌握竖式计算步骤
- 注意数位对齐
- 试商:
- 5. 商不变的规律
- 规律描述:
-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 被除数扩大/缩小几倍,除数也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 应用:
- 简便计算
- 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将被除数和除数转化为便于计算的数
- 例如:400 ÷ 25 = (400 × 4) ÷ (25 × 4) = 1600 ÷ 100 = 16
- 简便计算
- 规律描述:
- 6. 混合运算
- 运算顺序:
- 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 没有括号,先乘除后加减
-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 计算技巧:
- 注意运算符号
- 合理使用简便计算方法
- 注意检查计算过程
- 运算顺序:
一级分支:重难点
- 1. 试商与调商
- 原因: 除数不是整十数时,试商的难度增加
- 策略:
- 熟练掌握“四舍五入”法
- 进行合理估算,缩小试商范围
- 运用余数判断商是否合适
- 灵活调商
- 易错点:
- 忘记调商
- 调商方向错误
- 2. 商不变的规律的应用
- 理解: 深刻理解规律的本质
- 灵活应用:
- 判断题:验证商不变的规律是否成立
- 简便计算:选择合适的倍数进行转化
- 易错点:
- 忘记“0除外”的条件
- 只改变被除数或除数,导致计算错误
- 3. 解决实际问题
- 分析题意:
- 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 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 列式计算:
-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 正确进行计算
- 检验作答:
- 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 完整书写答案
- 分析题意:
一级分支:计算技巧
- 1. 竖式书写规范
- 数位对齐: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都要数位对齐
- 书写工整:避免数字混淆
- 检查:每次计算后都要进行检查,确保正确
- 2. 估算的应用
- 快速判断商的位数
- 缩小试商范围
- 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 3. 简便计算
- 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 结合乘法分配律、结合律等进行简便计算(后期内容,可提前渗透)
一级分支:易错点
- 1. 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
- 原因:商偏小
- 解决方法:将商调大
- 2. 商的位置错误
- 原因:对除法的本质理解不透彻
- 解决方法:强调商的数位对齐
- 3. 忘记验算
- 重要性:验算可以有效避免计算错误
- 方法:除数 × 商 + 余数 = 被除数
- 4. 题目理解偏差
- 原因:审题不认真
- 解决方法: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一级分支:练习题型
- 1. 直接计算
- 口算练习: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率
- 竖式计算: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步骤
- 2. 估算
- 估算商的范围
- 估算近似值
- 3. 填空题
- 考察对概念的理解
- 考察对计算过程的掌握
- 4. 判断题
- 考察对规律的理解
- 5. 选择题
- 综合考察知识点
- 6. 解决问题
- 简单应用题:一步计算
- 复杂应用题:多步计算
- 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题
这个思维导图结构化的归纳了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知识点,覆盖了概念、计算方法、重难点、技巧、易错点和练习题型,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