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思维导图
《摄影思维导图》
一、摄影基础
1.1 相机类型
- 单反相机 (DSLR)
- 全画幅
- APS-C
- 优势:可更换镜头、光学取景器、操控性强
- 劣势:体积大、价格高
- 全画幅
- APS-C
- M4/3
- 优势:体积小、重量轻、可更换镜头
- 劣势:续航相对较差、电子取景器
- 优势:体积小巧、方便携带
- 劣势:画质一般、操控性弱
- 优势:方便快捷、随时拍摄
- 劣势:画质受限、可控性低
1.2 镜头
- 定焦镜头
- 优势:画质好、光圈大、虚化效果好
- 劣势:焦距固定、构图受限
- 优势:焦距可调、灵活构图
- 劣势:画质相对定焦稍差、光圈相对较小
- 广角镜头 (小于35mm): 风景、建筑
- 标准镜头 (50mm): 人像、纪实
- 长焦镜头 (大于70mm): 人像、动物、体育
1.3 光圈、快门、ISO
- 光圈 (Aperture)
- 定义:控制镜头进光量
- 单位:f/数值 (f/1.4, f/2.8, f/4...)
- 影响:景深 (f/小数值, 景深浅; f/大数值, 景深深)
- 定义:控制感光元件曝光时间
- 单位:秒 (1/4000s, 1/200s, 1s...)
- 影响:动态模糊 (快门速度慢易产生模糊)
- 定义: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 单位:数值 (100, 200, 400...)
- 影响:噪点 (ISO越高, 噪点越多)
- 光圈、快门、ISO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1.4 对焦
- 自动对焦 (AF)
- 单次对焦 (AF-S)
- 连续对焦 (AF-C)
- 区域对焦
- 人脸/眼部识别对焦
- 适用于自动对焦困难的场景
1.5 测光
二、摄影构图
2.1 常用构图法则
- 三分法 (Rule of Thirds)
- 将画面分成九宫格,将主体放在交点或线上
- 黄金分割 (Golden Ratio)
- 引导线 (Leading Lines)
- 利用线条引导视线
- 对称 (Symmetry)
- 留白 (Negative Space)
- 画面中留出空白区域,突出主体
- 利用前景增加画面层次感
- 利用框架突出主体
2.2 视角选择
2.3 色彩搭配
三、摄影主题
3.1 风景摄影
- 掌握天气变化
- 选择合适的拍摄时间 (黄金时段)
- 利用广角镜头
- 注意地平线
3.2 人像摄影
3.3 纪实摄影
3.4 建筑摄影
3.5 微距摄影
四、后期处理
4.1 常用软件
- Adobe Lightroom
- Adobe Photoshop
- Capture One
4.2 基础调整
- 曝光
- 对比度
- 高光
- 阴影
- 白色色阶
- 黑色色阶
- 色温
- 色调
- 鲜艳度
- 饱和度
4.3 高级调整
- 色调曲线
- HSL (色相、饱和度、明亮度)
- 分离色调
- 锐化
- 降噪
- 镜头校正
4.4 导出设置
五、摄影进阶
5.1 学习摄影理论
5.2 实践与反思
5.3 交流与分享
5.4 摄影伦理
5.5 持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