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神经调节思维导图

《高中神经调节思维导图》

I. 神经调节概述

A. 定义

  • 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适应性应答的过程
    • 主要通过神经系统实现

B. 特点

  • 速度快:神经冲动传递迅速
    • 准确:精确作用于特定器官或组织
    • 范围窄:作用范围通常较局限
    • 时间短:效应持续时间较短

C. 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 速度:神经调节快,体液调节慢
    • 作用范围:神经调节窄,体液调节广
    • 持续时间:神经调节短,体液调节长
    • 准确性:神经调节准确,体液调节相对不准确

II. 神经系统的组成

A. 中枢神经系统

    • 大脑
      • 结构:大脑皮层(灰质)、白质
      • 功能:感觉、运动、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高级功能
      • 重要区域:感觉区、运动区、语言区(布罗卡区、韦尼克区)
    • 小脑
      • 功能: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
    • 脑干
      • 功能: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如呼吸、心跳、血压等
      • 内含: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
    • 下丘脑
      • 功能: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内分泌活动调节(垂体)
    • 脊髓
    • 结构:灰质(神经元胞体)、白质(神经纤维)
    • 功能:反射的低级中枢,连接脑与外周神经的通道

B. 周围神经系统

  • 神经节
    • 包含感觉神经元胞体(背根神经节)和交感神经元胞体
    • 神经
    •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
    •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 混合神经

C.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 结构
    • 细胞体:含细胞核、细胞器
    • 树突:接收刺激
    • 轴突:传导兴奋
    • 神经末梢(轴突末端):形成突触
    • 功能
    •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递兴奋

III.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递

A. 静息电位

  • 概念: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内负外正)
    • 形成机制:K+外流多于Na+内流

B. 动作电位

  • 概念: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内正外负)
    • 形成机制:Na+内流

C.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方式:电信号
    • 特点:双向传导,速度快

D.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

  • 结构
    • 突触前膜
    • 突触间隙
    • 突触后膜
    • 过程
    • 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小体
    •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 神经递质扩散通过突触间隙
    •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 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 特点
    • 单向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
    • 信号转变:电信号 -> 化学信号 -> 电信号
    • 速度慢于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E. 神经递质

  • 类型:乙酰胆碱、多巴胺、肾上腺素等
    • 作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 作用方式: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 命运:作用后被分解或回收

IV. 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A. 反射

  • 定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有规律的应答
    • 类型
    • 条件反射:后天形成,大脑皮层参与
    • 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或脑干

B. 反射弧

  • 结构
    • 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 传入神经:传导兴奋
    • 神经中枢:处理兴奋
    • 传出神经:传导兴奋
    • 效应器:对刺激做出反应
    • 完整性:反射弧任何一部分受损,反射都不能完成

C. 高级神经活动

  • 概念: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活动,如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等
    • 特点: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主观能动性
    • 反射类型:条件反射
    • 重要区域:语言区(布罗卡区、韦尼克区)、额叶(认知、决策)

V. 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

A. 体温调节

  • 中枢:下丘脑
    • 感受器:温度感受器(皮肤、黏膜、内脏等)
    • 效应器:皮肤血管、立毛肌、汗腺、骨骼肌等
    • 过程:寒冷刺激 -> 温度感受器 ->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 效应器 -> 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 维持体温恒定

B. 水盐调节

  • 中枢:下丘脑
    • 感受器: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
    • 相关激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
    • 过程: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 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 ->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多 -> 尿量减少 ->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 血糖调节

  • 中枢:下丘脑
    • 相关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 过程:
    • 血糖升高 -> 胰岛B细胞 -> 胰岛素 -> 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 -> 血糖降低
    • 血糖降低 -> 胰岛A细胞 -> 胰高血糖素 -> 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血糖升高

D. 免疫调节(此处简要提及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 神经系统可以通过神经递质等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例如,长期精神压力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
    • 免疫系统也可以通过细胞因子等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VI.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A. 脑卒中

  • 原因:脑血管堵塞或破裂
    • 后果:运动、感觉、语言等功能障碍

B. 帕金森病

  • 原因:多巴胺神经元退化
    • 症状:震颤、僵硬、运动迟缓

C. 阿尔茨海默病

  • 原因:神经元退化、脑组织萎缩
    • 症状: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

VII. 保护神经系统的措施

A. 避免头部外伤

B.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C. 规律作息,保证睡眠

D. 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E. 预防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

F. 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唐僧师徒大战鱼精的四个回合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