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天宫 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 大闹天宫
一、故事开端:
- 1.1 孙悟空出世:
- 1.1.1 花果山灵石孕育
- 1.1.2 石猴诞生,目运两道金光
- 1.1.3 群猴拥戴为美猴王
- 1.2 求仙访道:
- 1.2.1 感慨生死无常
- 1.2.2 决心寻访长生不老之术
- 1.2.3 拜菩提祖师为师
- 1.2.4 习得七十二变、筋斗云
- 1.2.5 赐名孙悟空
- 1.3 龙宫夺宝:
- 1.3.1 花果山缺少兵器
- 1.3.2 寻至东海龙宫
- 1.3.3 强夺如意金箍棒(定海神针)
- 1.3.4 龙王告状天庭
- 1.4 地府除名:
- 1.4.1 被黑白无常勾魂
- 1.4.2 大闹地府,强销生死簿
- 1.4.3 地藏王菩萨告状天庭
二、初上天庭:
- 2.1 弼马温:
- 2.1.1 太白金星招安
- 2.1.2 担任弼马温
- 2.1.3 发现官职卑微,愤然下界
- 2.2 齐天大圣:
- 2.2.1 自封齐天大圣
- 2.2.2 天庭被迫承认
- 2.2.3 居住齐天大圣府
- 2.3 管理蟠桃园:
- 2.3.1 偷吃蟠桃
- 2.3.2 王母娘娘设蟠桃宴未被邀请
- 2.3.3 怒闯蟠桃宴,偷吃仙丹、御酒
三、大闹天宫高潮:
- 3.1 反下天庭:
- 3.1.1 赤脚大仙邀请参加蟠桃宴未果,得知真相
- 3.1.2 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旗帜
- 3.2 天兵天将围剿:
- 3.2.1 李天王率领天兵天将下界
- 3.2.2 哪吒三太子出战
- 3.2.3 巨灵神、鱼肚将等战败
- 3.3 二郎神降妖:
- 3.3.1 观音菩萨推荐二郎神杨戬
- 3.3.2 双方斗法,七十二变
- 3.3.3 太上老君暗助,金刚琢击中悟空
- 3.3.4 哮天犬咬伤悟空
- 3.4 擒拿悟空:
- 3.4.1 被擒拿上天庭
- 3.4.2 刀砍斧劈、雷打火烧,毫发无损
- 3.4.3 太上老君置入八卦炉炼丹
- 3.5 炼就火眼金睛:
- 3.5.1 八卦炉中炼就火眼金睛
- 3.5.2 踢翻炼丹炉,逃出
- 3.6 继续大闹天宫:
- 3.6.1 横冲直撞,打乱天庭
- 3.6.2 众神束手无策
四、故事结局:
- 4.1 如来降伏:
- 4.1.1 玉皇大帝请来如来佛祖
- 4.1.2 孙悟空与如来打赌
- 4.1.3 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 4.2 压在五行山下:
- 4.2.1 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
- 4.2.2 五行山化为五指山
- 4.2.3 贴上六字真言
- 4.3 后续:
- 4.3.1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解救孙悟空
- 4.3.2 孙悟空皈依佛门,保护唐僧西行
五、主要人物:
- 5.1 孙悟空:
- 5.1.1 勇敢、机智、反抗精神
- 5.1.2 桀骜不驯、天真烂漫
- 5.2 玉皇大帝:
- 5.2.1 统治者,权威象征
- 5.2.2 略显昏庸,依赖神仙
- 5.3 如来佛祖:
- 5.3.1 法力无边,佛法精深
- 5.3.2 代表佛教力量
- 5.4 太白金星:
- 5.4.1 和事佬,招安孙悟空
- 5.4.2 善于言辞,心思细腻
- 5.5 二郎神杨戬:
- 5.5.1 法力高强,正义凛然
- 5.5.2 玉帝外甥,忠于天庭
- 5.6 菩提祖师:
- 5.6.1 隐士高人,法力高深
- 5.6.2 教导孙悟空法术
六、主题思想:
- 6.1 反抗精神:
- 6.1.1 挑战权威,追求自由
- 6.1.2 对不公的反抗
- 6.2 个人奋斗:
- 6.2.1 通过努力改变命运
- 6.2.2 追求个人价值实现
- 6.3 理想主义:
- 6.3.1 追求理想,不畏艰辛
- 6.3.2 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 6.4 批判精神:
- 6.4.1 对天庭腐朽制度的批判
- 6.4.2 对神仙虚伪的批判
七、艺术特色:
- 7.1 浪漫主义:
- 7.1.1 夸张、想象、奇幻
- 7.1.2 神魔世界,充满想象力
- 7.2 英雄主义:
- 7.2.1 塑造英雄形象
- 7.2.2 赞扬英雄行为
- 7.3 喜剧色彩:
- 7.3.1 幽默、讽刺、滑稽
- 7.3.2 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
- 7.4 丰富的想象力:
- 7.4.1 天马行空的情节
- 7.4.2 创造了众多神话人物和场景
八、影响:
- 8.1 文学方面:
- 8.1.1 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
- 8.1.2 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 8.2 文化方面:
- 8.2.1 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8.2.2 影响了中国的戏剧、电影、动画等
- 8.3 精神层面:
- 8.3.1 孙悟空形象深入人心
- 8.3.2 成为反抗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