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科学植物

思维导图:科学植物

中心主题:科学植物

一级分支 1:植物分类与命名

  • 1.1 分类系统
    • 1.1.1 林奈双名法:属名 + 种加词
    • 1.1.2 域、界、门、纲、目、科、属、种
    • 1.1.3 现代分子系统学:基于DNA序列的分类,更精确
    • 1.1.4 分支系统学(Cladistics):共同祖先和进化关系
  • 1.2 主要植物类群
    • 1.2.1 藻类植物:
      • 1.2.1.1 绿藻:单细胞、多细胞、群体,光合色素多样
      • 1.2.1.2 红藻:含有藻红素,深海适应
      • 1.2.1.3 褐藻:大型海藻,海带等
    • 1.2.2 苔藓植物:
      • 1.2.2.1 藓类:没有维管组织,依赖水分
      • 1.2.2.2 苔类:扁平叶状体
      • 1.2.2.3 角苔类:具有孢蒴
    • 1.2.3 蕨类植物:
      • 1.2.3.1 孢子繁殖,有维管组织
      • 1.2.3.2 蕨、石松、木贼、瓶尔小草
    • 1.2.4 裸子植物:
      • 1.2.4.1 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裹
      • 1.2.4.2 松树、杉树、柏树、银杏
    • 1.2.5 被子植物:
      • 1.2.5.1 种子被果皮包裹,花结构复杂
      • 1.2.5.2 单子叶植物:平行叶脉,花瓣数为3的倍数
      • 1.2.5.3 双子叶植物:网状叶脉,花瓣数为4或5的倍数
  • 1.3 植物命名规则
    • 1.3.1 《国际藻类、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规》 (ICN)
    • 1.3.2 优先原则:最早有效发表的名称优先
    • 1.3.3 模式标本:作为名称定义的植物个体
    • 1.3.4 种下等级命名:变种、亚种、变型

一级分支 2:植物生理与生化

  • 2.1 光合作用
    • 2.1.1 光反应: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ATP和NADPH
    • 2.1.2 暗反应(卡尔文循环):CO2固定,合成糖类
    • 2.1.3 光合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 2.1.4 C3, C4, CAM植物:不同的CO2固定方式,适应不同环境
  • 2.2 呼吸作用
    • 2.2.1 有氧呼吸:糖类分解,产生ATP
    • 2.2.2 无氧呼吸: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 2.2.3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 2.3 水分运输
    • 2.3.1 蒸腾作用:水分从植物表面散失
    • 2.3.2 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 2.3.3 根压:根部吸收水分产生的压力
    • 2.3.4 凝聚力-张力学说: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
  • 2.4 矿质营养
    • 2.4.1 大量元素:N, P, K, Ca, Mg, S
    • 2.4.2 微量元素:Fe, Mn, Zn, Cu, B, Mo
    • 2.4.3 缺乏症状:不同元素缺乏导致不同的生理障碍
  • 2.5 植物激素
    • 2.5.1 生长素(Auxin):促进细胞伸长,顶端优势
    • 2.5.2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
    • 2.5.3 赤霉素(Gibberellin):促进茎伸长,解除种子休眠
    • 2.5.4 脱落酸(Abscisic acid):促进气孔关闭,诱导休眠
    • 2.5.5 乙烯(Ethylene):促进果实成熟,叶片脱落
  • 2.6 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 2.6.1 萜类化合物:精油、橡胶
    • 2.6.2 酚类化合物:花青素、单宁
    • 2.6.3 生物碱:咖啡因、尼古丁

一级分支 3:植物解剖与形态

  • 3.1 植物细胞
    • 3.1.1 细胞壁:纤维素组成,保护和支持
    • 3.1.2 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
    • 3.1.3 液泡:储存物质,调节细胞膨压
    • 3.1.4 细胞核: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
  • 3.2 植物组织
    • 3.2.1 保护组织:表皮、周皮
    • 3.2.2 薄壁组织:储存营养物质
    • 3.2.3 厚壁组织:支撑作用
    • 3.2.4 维管组织:导管、筛管
    • 3.2.5 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 3.3 植物器官
    • 3.3.1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固定植物
    • 3.3.2 茎:支撑植物,运输物质
    • 3.3.3 叶:光合作用场所
    • 3.3.4 花:生殖器官
    • 3.3.5 果实:保护种子,传播种子
  • 3.4 植物的生长发育
    • 3.4.1 种子萌发:需要水分、氧气和适宜温度
    • 3.4.2 营养生长:根、茎、叶的生长
    • 3.4.3 生殖生长:开花、结果

一级分支 4:植物生态与环境

  • 4.1 植物与环境因子
    • 4.1.1 光照: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 4.1.2 温度:影响酶活性和生长发育
    • 4.1.3 水分:影响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 4.1.4 土壤:提供养分和支撑
    • 4.1.5 空气:提供CO2和O2
  • 4.2 植物群落
    • 4.2.1 优势种:在群落中占主导地位的物种
    • 4.2.2 物种多样性: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
    • 4.2.3 演替:群落结构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 4.3 植物的适应
    • 4.3.1 旱生植物:适应干旱环境,如仙人掌
    • 4.3.2 湿生植物:适应潮湿环境,如睡莲
    • 4.3.3 盐生植物:适应盐碱环境,如海蓬子
    • 4.3.4 寄生植物:从其他植物获取营养,如菟丝子
  • 4.4 植物与动物的相互作用
    • 4.4.1 传粉:动物帮助植物传粉
    • 4.4.2 种子传播: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 4.4.3 植食性:动物以植物为食
    • 4.4.4 防御机制:植物防御动物的策略
  • 4.5 植物与全球变化
    • 4.5.1 气候变化:温度升高、降水模式改变
    • 4.5.2 CO2浓度升高:影响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
    • 4.5.3 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植物资源
    • 4.5.4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植物栖息地

一级分支 5:植物育种与应用

  • 5.1 传统育种
    • 5.1.1 选择育种:选择优良品种进行繁殖
    • 5.1.2 杂交育种:不同品种杂交,产生新性状
    • 5.1.3 回交育种:将杂交后代与亲本回交,提高亲本性状的比例
  • 5.2 现代育种
    • 5.2.1 诱变育种: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诱导基因突变
    • 5.2.2 多倍体育种:增加染色体数目
    • 5.2.3 转基因育种: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
    • 5.2.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利用DNA标记选择优良基因型
  • 5.3 植物的应用
    • 5.3.1 食物:提供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
    • 5.3.2 药物:许多药物来源于植物
    • 5.3.3 能源:生物质能源
    • 5.3.4 工业原料:木材、纤维、橡胶
    • 5.3.5 环境保护:绿化、水土保持
  • 5.4 植物资源保护
    • 5.4.1 种子库:保存植物遗传资源
    • 5.4.2 迁地保护:在植物园或基因库中保存
    • 5.4.3 就地保护:在自然栖息地保护植物
    • 5.4.4 可持续利用:合理利用植物资源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心脏触诊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