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思维导图

《心衰思维导图》

一、心力衰竭定义与分类

1.1 定义

  • 心脏泵血功能或充盈功能受损,导致心排血量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求,或只能通过代偿机制才能维持组织灌注的临床综合征。

1.2 分类

  • 1.2.1 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 HFrEF (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 LVEF ≤ 40%
      • 常见病因:冠心病、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瓣膜病
    • HFmrEF (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衰): LVEF 41-49%
      • 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可能同时存在舒张功能障碍和收缩功能障碍
      • 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
    • HFpEF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 LVEF ≥ 50%
      • 常见病因: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包疾病
      • 舒张功能障碍是主要病理生理机制
      • 可能伴有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扩大
  • 1.2.2 根据病程及症状严重程度

    • NYHA心功能分级

      • I级:日常活动不受限,不会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
      • II级:日常活动轻度受限,进行日常活动时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
      • III级:日常活动明显受限,轻微活动即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
      • IV级:休息时也出现心力衰竭症状,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 ACC/AHA心衰分期

      • A期:存在发生心衰的高危因素,但无心脏结构异常或心衰症状。
        •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心肌病家族史
      • B期:存在心脏结构异常,但无心衰症状。
        • 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扩大、瓣膜病变、心肌梗死
      • C期:存在心脏结构异常,且有心衰症状。
        • NYHA II-IV级心功能
      • D期:难治性心衰,需要特殊干预措施。
        • 反复住院、对常规治疗无反应
  • 1.2.3 根据发生速度

    • 急性心力衰竭
      • 症状迅速出现或恶化,危及生命。
      • 常见原因: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感染、肺栓塞
    • 慢性心力衰竭
      • 症状逐渐出现或缓慢恶化,病程较长。
      • 常见原因: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心肌病

二、病因与危险因素

2.1 病因

  • 冠心病 (缺血性心肌病)
  • 高血压性心脏病
  • 瓣膜性心脏病
  • 心肌病 (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
  • 先天性心脏病
  • 心律失常 (快速性或缓慢性)
  • 心肌炎
  • 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
  • 药物或毒物 (酒精、化疗药物)
  • 妊娠相关性心肌病

2.2 危险因素

  • 高血压
  • 糖尿病
  • 高胆固醇血症
  • 肥胖
  • 吸烟
  • 酗酒
  • 年龄增长
  • 家族史

三、病理生理机制

  • 3.1 心脏本身因素

    • 心肌收缩力下降
    • 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 心肌重构 (肥厚、纤维化)
    • 瓣膜功能障碍
    • 心律失常
  • 3.2 神经内分泌激活

    • 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收缩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 激活:血管收缩、水钠潴留
    • 内皮素系统激活:血管收缩、心肌纤维化
    • 炎症反应:促使心肌重构
  • 3.3 循环系统因素

    • 容量负荷过重:增加心脏负担
    •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增加心脏后负荷
    • 肺循环高压:右心室负担增加

四、临床表现

  • 呼吸困难 (劳力性、夜间阵发性)
  • 端坐呼吸
  • 咳嗽 (干咳或咳粉红色泡沫痰)
  • 乏力、易疲劳
  • 水肿 (下肢、腹水、肺水肿)
  • 心悸、心律失常
  • 食欲不振、恶心
  • 体重增加 (水钠潴留)
  • 颈静脉怒张
  • 肝脾肿大
  • 奔马律
  • 肺部湿啰音

五、诊断

  • 5.1 病史与体格检查

    •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既往史、家族史、用药史等
    • 体格检查,重点关注心肺体征
  • 5.2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生化 (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血糖、血脂)
    • BNP/NT-proBNP (脑钠肽/N末端脑钠肽前体) - 心衰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 甲状腺功能、血清铁蛋白
    • 心肌损伤标志物 (肌钙蛋白)
  • 5.3 器械检查

    • 心电图 (ECG): 评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
    • 胸部X线: 评估心脏大小、肺淤血、胸腔积液
    • 超声心动图 (ECHO): 评估心室大小、射血分数、瓣膜功能、室壁运动
    • 心脏核磁共振 (CMR): 评估心肌组织特征、心肌梗死、心肌病
    • 冠状动脉造影: 评估冠心病
    • 右心导管: 评估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

六、治疗

  • 6.1 一般治疗

    • 限制钠盐摄入
    • 限制液体摄入
    • 戒烟戒酒
    • 控制体重
    • 适当运动
  • 6.2 药物治疗

    • 利尿剂: 减轻容量负荷 (呋塞米、托拉塞米、螺内酯)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ARNI): 改善预后 (依那普利、卡托普利/沙库巴曲缬沙坦)
    • β受体阻滞剂: 改善预后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改善预后 (螺内酯、依普利酮)
    •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SGLT2i): 改善预后 (达格列净、恩格列净)
    • 伊伐布雷定: 降低窦性心律心衰患者的心率
    • 地高辛: 控制心室率,增强心肌收缩力 (慎用)
  • 6.3 器械治疗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 预防猝死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 改善心室同步性
    • 左心室辅助装置 (LVAD): 晚期心衰患者的桥梁或终末期治疗
    • 心脏移植: 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治疗选择
  • 6.4 病因治疗

    • 冠心病:介入治疗或外科搭桥
    • 瓣膜病:瓣膜成形术或置换术
    •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或起搏器植入

七、预防

  • 控制高血压
  • 控制血糖
  • 控制血脂
  • 戒烟戒酒
  • 健康饮食
  • 适当运动
  • 定期体检
  •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八、预后

  • 心力衰竭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较低。
  • 影响预后的因素:NYHA心功能分级、LVEF、BNP水平、肾功能、合并症等。
  • 积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声学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