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金属思维导图

《化学金属思维导图》

一、金属概述

1.1 定义

  • 具有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的物质。
  • 元素周期表中的绝大多数元素。

1.2 分类

  • 按用途:
    • 常用金属: 铁、铝、铜等。
    • 稀有金属: 钛、锆、钒、钨、钼、稀土金属等。
    • 贵金属: 金、银、铂等。
  • 按密度:
    • 重金属: 密度大于4.5 g/cm³,如铁、铜、铅。
    • 轻金属: 密度小于4.5 g/cm³,如铝、镁。
  • 按颜色:
    • 有色金属: 铁、锰、铬之外的金属,如铜、铝。
    • 黑色金属: 铁、锰、铬及其合金。

1.3 物理性质

  • 光泽: 具有金属光泽,能反射光线。
  • 延展性: 易于拉成丝或压成片。
  • 导电性: 良好的电导体,导电能力强。
  • 导热性: 良好的热导体,导热能力强。
  • 熔点: 多数金属熔点较高,但也有例外,如汞。
  • 密度: 差异较大,从锂的轻质到锇的重质。
  • 硬度: 差异较大,从钠的柔软到铬的坚硬。

1.4 化学性质

  • 金属活动性: 金属活动性顺序(K > Ca > Na > Mg > Al > Zn > Fe > Sn > Pb > (H) > Cu > Hg > Ag > Pt > Au)是判断金属反应性的重要依据。
  • 与氧气反应: 大部分金属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 常温下: 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 加热或点燃: 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 与酸反应: 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 酸的种类: 盐酸、稀硫酸等。
    • 反应速率: 金属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
  • 与盐溶液反应: 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 置换反应的条件: 金属必须在盐溶液中金属之前。
  • 钝化: 某些金属(如铝、铁)在浓硝酸或浓硫酸中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内部金属继续反应。

二、重要金属及其化合物

2.1 钠 (Na)

  • 性质: 银白色金属,质软,易氧化。
  • 储存: 浸在煤油中。
  • 与氧气反应:
    • 常温: 4Na + O2 = 2Na2O
    • 加热: 2Na + O2 = Na2O2
  • 与水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
  • 重要化合物:
    • 氢氧化钠 (NaOH): 强碱,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 碳酸钠 (Na2CO3): 俗称纯碱,用于制造玻璃、肥皂、造纸等。
    • 氯化钠 (NaCl): 食盐的主要成分,重要的化工原料。

2.2 铝 (Al)

  • 性质: 银白色金属,质轻,易形成氧化铝保护膜。
  • 与氧气反应: 4Al + 3O2 = 2Al2O3
  • 与酸反应: 2Al + 6HCl = 2AlCl3 + 3H2↑
  • 与碱反应: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偏铝酸钠)
  • 两性: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都具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 明矾: KAl(SO4)2·12H2O,具有净水作用。

2.3 铁 (Fe)

  • 性质: 银白色金属,易生锈。
  • 与氧气反应: 3Fe + 2O2 = Fe3O4 (点燃)
  • 与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
  • 与盐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 铁的氧化物:
    • 氧化亚铁 (FeO): 黑色固体,不稳定。
    • 氧化铁 (Fe2O3): 红色固体,俗称铁锈,可用于制造颜料。
    • 四氧化三铁 (Fe3O4): 黑色晶体,具有磁性。
  • 铁的氢氧化物:
    • 氢氧化亚铁 (Fe(OH)2): 白色沉淀,易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 氢氧化铁 (Fe(OH)3): 红褐色沉淀。
  • 铁盐和亚铁盐:
    • 亚铁盐易被氧化成铁盐,铁盐具有氧化性。
    • 检验亚铁离子:先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色。
    • 检验铁离子:直接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2.4 铜 (Cu)

  • 性质: 紫红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 与氧气反应: 2Cu + O2 = 2CuO (加热)
  • 与浓硫酸反应: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 2H2O (加热)
  • 与稀硝酸反应: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
  • 重要化合物:
    • 硫酸铜 (CuSO4): 蓝色晶体,俗称蓝矾或胆矾,具有杀菌作用。

三、金属的冶炼

3.1 概述

  • 从矿石中提取金属的过程。
  • 主要方法:热分解法、还原法、电解法。

3.2 常见方法

  • 热分解法: 适用于不活泼金属,如金、银。
  • 还原法:
    • 碳还原法: 适用于较活泼金属,如铁。
    • 铝热反应: 适用于熔点高的金属氧化物,如钒、铬。
  • 电解法: 适用于活泼金属,如钠、镁、铝。

3.3 步骤

  • 富集: 提高矿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 冶炼: 将金属元素还原成金属单质。
  • 精炼: 提纯金属,去除杂质。

四、金属材料

4.1 合金

  •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 合金的性能通常优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
  • 常见的合金:钢铁、青铜、黄铜、铝合金等。

4.2 金属材料的应用

  • 建筑: 钢铁用于建造桥梁、房屋等。
  • 交通: 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等。
  • 电子: 铜用于制造电线、电路板等。
  • 医疗: 钛合金用于制造人造关节等。

五、金属的保护

5.1 防止金属腐蚀

  • 原理: 阻止金属与外界环境中的腐蚀性物质接触。
  • 方法:
    • 涂保护层: 涂油漆、镀金属、搪瓷等。
    • 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 制成合金。
    • 电化学保护: 牺牲阳极保护法、外加电流保护法。

5.2 资源保护

  • 合理开发利用金属资源。
  •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 寻找金属替代品。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五年级上册道法第10课的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