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思维导图

《方剂思维导图》

一、方剂总论

1.1 方剂的概念

  • 治疗疾病的固定组合
  • 药物配伍的艺术体现
  • 体现辨证论治的核心

1.2 方剂的组成

  •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剂量最大。
  • 臣药:辅助君药加强疗效,或治疗兼证。
  • 佐药
    • 佐助药:协助君臣药加强疗效。
    • 佐制药:消除或减轻君臣药的毒副作用。
    • 反佐药:用于特殊情况,以逆治顺。
  • 使药
    • 引经药:引导诸药直达病所。
    • 调和药:调和诸药药性,使药性平和。

1.3 方剂的分类

  • 按功用分类
    • 解表剂
    • 泻下剂
    • 和解剂
    • 清热剂
    • 祛暑剂
    • 温里剂
    • 补益剂
    • 固涩剂
    • 安神剂
    • 开窍剂
    • 理气剂
    • 理血剂
    • 祛湿剂
    • 祛痰剂
    • 消食剂
    • 驱虫剂
    • 涌吐剂
    • 治风剂
    • 润燥剂
    • 其他剂型
  • 按剂型分类
    • 汤剂
    • 散剂
    • 丸剂
    • 膏剂
    • 丹剂
    • 酊剂
    • 注射剂
    • 糖浆剂
    • 颗粒剂
  • 按组成功用分类
    • 辛温解表剂
    • 辛凉解表剂
    • 清热泻火剂
    • 清热解毒剂
    • 益气健脾剂
    • 滋阴补肾剂
    • 活血化瘀剂
    • 等等

1.4 方剂的变化

  • 加减法:根据病情变化增减药物。
  • 合方:将两个或多个方剂合并使用。
  • 拆方:将一个方剂拆分为多个方剂使用。
  • 变方:改变药物剂量或比例。

二、解表剂

2.1 辛温解表

  • 麻黄汤
    •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 桂枝汤
    •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 小青龙汤
    • 组成: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芍药、甘草
    •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 主治:外寒内饮证

2.2 辛凉解表

  • 银翘散
    • 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桔梗、甘草、芦根
    •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
  • 桑菊饮
    • 组成: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
    •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 主治:风温初起,咳嗽为主
  • 麻杏石甘汤
    • 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 功用:清热宣肺,平喘止咳
    • 主治:外感风热,肺热喘咳

三、清热剂

3.1 清热泻火

  • 白虎汤
    • 组成: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 功用:清热生津
    • 主治:气分热盛证
  • 石膏汤
    • 组成:石膏、麻黄、杏仁、甘草、知母
    • 功用:清泻肺胃实热,兼解表邪
    • 主治:温病,肺胃热盛,身热喘急

3.2 清热解毒

  • 黄连解毒汤
    •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 功用:泻火解毒
    • 主治:三焦火毒证
  • 五味消毒饮
    • 组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
    • 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 主治:痈、疽、疔、疮等热毒蕴结

3.3 清热凉血

  • 犀角地黄汤
    • 组成:犀角(现用水牛角代替)、生地黄、芍药、牡丹皮
    • 功用:清热凉血,散瘀止血
    • 主治:热入血分证

四、泻下剂

4.1 寒下

  • 大承气汤
    • 组成:大黄、芒硝、厚朴、枳实
    • 功用:峻下热结
    • 主治:阳明腑实证
  • 小承气汤
    • 组成:大黄、厚朴、枳实
    • 功用:轻下热结
    • 主治:轻症阳明腑实证

4.2 温下

  • 温脾汤
    • 组成:大黄、附子、干姜、甘草、人参
    • 功用:温阳散寒,攻积导滞
    • 主治:寒积便秘证

4.3 润下

  • 麻子仁丸
    • 组成:麻子仁、杏仁、大黄、厚朴、枳实、芍药
    •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 主治:肠燥便秘证

五、补益剂

5.1 补气

  • 四君子汤
    •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 功用:益气健脾
    • 主治:脾胃气虚证
  • 补中益气汤
    • 组成:黄芪、人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甘草
    •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 主治:脾胃气虚下陷证

5.2 补血

  • 四物汤
    •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 功用:补血调经
    • 主治:营血虚滞证
  • 归脾汤
    • 组成: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当归、人参、甘草
    • 功用: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 主治:心脾两虚证

5.3 补阴

  • 六味地黄丸
    •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
    • 功用:滋阴补肾
    • 主治:肾阴虚证

5.4 补阳

  • 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
    •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 功用:温补肾阳
    • 主治:肾阳虚证

六、其他

  • 理气剂: 逍遥散, 四磨汤, 半夏厚朴汤
  • 理血剂: 桃核承气汤, 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
  • 祛湿剂: 平胃散, 藿香正气散, 五苓散
  • 祛痰剂: 二陈汤, 清气化痰丸, 止嗽散
  • 安神剂: 酸枣仁汤, 天王补心丹, 朱砂安神丸
  • 固涩剂: 真人养脏汤, 桑螵蛸散, 金锁固精丸

此思维导图仅列举部分常用方剂,更深入的学习需要结合临床实践和经典医籍。 持续学习和积累是掌握方剂的关键。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减肥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