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知识点思维导图

定义: 对某个问题或事件进行分析、论证,表达作者观点、主张的文章。
论点: 鲜明、准确、有针对性。
论据: 充分、典型、可靠。
论证: 严密、合理、逻辑性强。
特征:
1.1 定义与特征
类型: 中心论点、分论点。
提出方式: 开门见山式、逐步归纳式、总结式。
要求: 准确、鲜明、集中。
论点 (Thesis): 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看法、主张。是文章的灵魂。
例证: 典型事例、概括事例。
数据: 统计数字、调查报告。
事实论据: 客观存在的事实、数据、事例。
理论论据: 经典著作、名言警句、公理定理。
类型:
要求: 真实、典型、充分。
论据 (Arguments/Evidence):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三段论: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演绎论证: 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
例证法: 通过列举典型事例证明论点。
类比法: 通过类似事物进行比较论证。
归纳论证: 从特殊到一般的论证。
因果论证: 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 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其中一种的优势或劣势。
比喻论证: 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生动形象。
类型:
论证 (Reasoning/Argumentation): 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1.2 基本要素
提出问题 (引论): 引出论题,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 (本论): 分析论题,论证论点。
解决问题 (结论): 总结全文,深化论点。
基本模式:
总分总式: 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
并列式: 几个分论点并列展开论述。
递进式: 论证层层深入,逐步推进。
对照式: 正反对比,突出论点。
常见结构:
1.3 结构模式
一、议论文概述
从材料中提炼: 准确把握材料中心,概括出观点。
从现象中提炼: 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提炼出观点。
从问题中提炼: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看法。
2.1 论点的提炼
是否鲜明: 观点是否明确,没有模棱两可。
是否准确: 观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没有错误。
是否集中: 观点是否集中,围绕一个中心展开。
是否有针对性: 观点是否针对现实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2.2 论点的检验
正面立论: 从积极的角度阐述观点。
反面立论: 从消极的角度阐述观点。
辩证立论: 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问题,客观公正。
2.3 立论角度的选择
二、论点分析
真实性: 论据必须真实可靠,经得起检验。
典型性: 论据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说明问题。
充分性: 论据要足够充分,能够有力地支持论点。
针对性: 论据要紧密围绕论点,不能偏离主题。
3.1 论据的选择标准
概括叙述: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例的核心内容。
具体叙述: 详细描述事例的细节,增强感染力。
穿插叙述: 将事例穿插在论证过程中,使论证更加生动。
3.2 论据的叙述技巧
就事论理: 从事例中分析出普遍的道理。
揭示本质: 揭示事例的深层含义。
分析影响: 分析事例产生的影响。
3.3 论据的分析方法
三、论据选择与运用
作用: 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证明论点,增强说服力。
运用: 选择典型事例,进行概括或具体叙述,并进行分析。
注意: 事例要真实可靠,数量要足够,分析要到位。
4.1 例证法
作用: 通过引用经典著作、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增强权威性。
运用: 准确引用,并结合论点进行分析阐释。
注意: 引用要准确,不能断章取义,要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4.2 理论论证
作用: 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具逻辑性。
运用: 找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进行分析。
注意: 因果关系要真实可靠,不能牵强附会。
4.3 因果论证
作用: 通过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来突出其中一种的优势或劣势,使论证更鲜明。
运用: 选择具有可比性的事物进行对比,并进行分析。
注意: 对比要鲜明,分析要到位。
4.4 对比论证
作用: 通过用比喻来说明道理,使论证更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运用: 选择恰当的比喻,并进行分析。
注意: 比喻要贴切,分析要深刻。
4.5 比喻论证
四、论证方法详解
用词准确、精炼,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语。
语句结构完整,语法正确,避免出现语病。
5.1 准确性
逻辑严密,论证过程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过渡自然,段落之间衔接紧密,使文章流畅自然。
5.2 严密性
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文章感染力。
使用恰当的例子和故事,使文章更具趣味性。
5.3 生动性
五、语言表达
问题: 论点模糊不清,读者难以理解作者的观点。
应对: 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并在文章中反复强调。
6.1 论点不明确
问题: 论据缺乏说服力,无法充分支持论点。
应对: 补充更多的论据,并进行深入分析。
6.2 论据不足
问题: 论证过程混乱,缺乏逻辑性,难以令人信服。
应对: 梳理论证思路,使用清晰的逻辑结构,确保论证过程严密。
6.3 论证缺乏逻辑
问题: 语言缺乏生动性,文章缺乏感染力。
应对: 运用修辞手法,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6.4 语言表达平淡
六、常见问题及应对
《议论文知识点思维导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第五项修炼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