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思维导图》
一、定额概述
1.1 定义
- 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标准。
1.2 分类
- 按专业划分:
- 建筑工程定额
- 装饰工程定额
- 安装工程定额
- 市政工程定额
- 园林绿化工程定额
- 仿古建筑工程定额
- ...
- 按编制深度划分:
- 预算定额
- 概算定额
- 工期定额
- 施工定额
- 按编制依据划分:
- 全国统一定额
- 行业统一定额
- 地区统一定额
- 企业定额
1.3 作用
- 工程计价依据: 是编制工程预算、投标报价、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
- 施工组织管理: 指导施工组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 成本控制: 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标准,衡量成本效益。
- 招投标管理: 作为评标的重要依据,规范招投标行为。
- 合同管理: 为工程合同价款的确定、调整和结算提供依据。
二、定额构成
2.1 人工消耗量
- 含义: 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工人工作时间。
- 单位: 工日 (工日/单位工程量)
- 构成:
- 基本用工
- 超运距用工
- 其他用工
- 影响因素:
- 工程性质
- 施工方法
- 技术水平
- 劳动组织
- 施工条件
- 管理水平
2.2 材料消耗量
- 含义: 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数量。
- 单位: (例如:吨/100平方米,立方米/立方米)
- 分类:
- 主要材料
- 辅助材料
- 周转材料
- 构成:
- 净用量
- 损耗量
- 影响因素:
- 材料质量
- 施工方法
- 运输方式
- 保管措施
- 操作水平
- 损耗率
2.3 机械台班消耗量
- 含义: 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合格产品所需各种施工机械工作的时间。
- 单位: 台班 (台班/单位工程量)
- 构成:
- 基本台班
- 超运距台班
- 其他台班
- 影响因素:
- 机械型号
- 机械性能
- 施工条件
- 操作水平
- 维护保养
- 利用率
三、定额应用
3.1 查阅定额
- 熟悉定额体系: 了解定额分类、章节划分、工程量清单项目与定额子目的对应关系。
- 理解定额说明: 仔细阅读定额总说明和各章节说明,掌握定额适用范围、工作内容、计算规则、调整系数等。
- 选择定额子目: 根据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和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定额子目。 应考虑材料品牌,规格,设备型号等因素。
- 套用定额: 按照选定的定额子目,将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等数据填入预算表。
3.2 定额换算与调整
- 定额换算:
- 材料换算: 当实际使用的材料与定额规定材料不一致时,需要进行材料换算。 考虑材料的规格、型号、等级、含量等因素。
- 机械换算: 当实际使用的机械与定额规定机械不一致时,需要进行机械换算。 考虑机械的功率、效率、利用率等因素。
- 定额调整:
- 地区差价调整: 不同地区的工资水平、材料价格、机械租赁费等存在差异,需要进行地区差价调整。 通常参考政府发布的地区差价系数。
- 人工费调整: 当人工费单价与定额规定不一致时,需要进行人工费调整。 考虑市场行情、劳务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
- 其他调整: 因施工条件、施工工艺、管理水平等因素发生变化,需要进行其他调整。 应有充分的依据和证明材料。
- 风险调整: 施工期间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如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在定额使用时需要考虑风险系数,进行调整。
3.3 工程量计算
- 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 掌握各专业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避免漏项或重复计算。
- 依据图纸和规范: 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工程量计算。
- 分项计算,汇总: 将工程量分解为各个分项工程,分别计算工程量,然后汇总。
- 精度控制: 根据工程精度要求,控制工程量计算的精度。
四、定额编制与管理
4.1 定额编制原则
- 科学性: 定额数据应来源于实际施工经验,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 先进性: 定额应反映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
- 适用性: 定额应适用于当地的施工条件和市场情况。
- 完整性: 定额应包含完成一项工程所需的全部消耗量。
- 统一性: 定额的计量单位、计算规则、表达方式应统一。
4.2 定额编制流程
- 资料收集: 收集历史资料、施工记录、试验数据、市场价格等。
- 现场调查: 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实际施工情况。
- 测算分析: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测算和分析,确定定额消耗量。
- 征求意见: 征求专家、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的意见。
- 审核批准: 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发布定额。
4.3 定额管理
- 动态管理: 定期对定额进行评估和修订,使其适应新的施工技术和市场变化。
- 信息化管理: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定额数据库,提高定额管理效率。
- 培训与宣传: 加强对定额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定额的应用水平。
- 监督与检查: 加强对定额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定额的有效实施。
五、定额发展趋势
5.1 精细化
- 定额子目将更加细化,反映不同施工方案、材料规格、机械型号的差异。
- 定额消耗量将更加精确,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5.2 智能化
- 利用BIM技术,实现工程量自动计算和定额自动套用。
- 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定额数据,提高定额的准确性。
5.3 市场化
- 逐步放开定额的编制和发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 鼓励企业编制企业定额,满足个性化需求。
5.4 标准化
- 加强定额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提高定额的通用性和互操作性。
- 推动国际定额标准的对接,促进国际工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