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氧气思维导图

化学氧气思维导图

一、氧气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 颜色:无色
    • 气味:无味
    • 状态:气体(常温常压下)
    • 密度:比空气略大(22.4L约32g)
    • 溶解性:不易溶于水(但鱼类得以生存)
    • 沸点:较低(液氧易挥发)

2. 化学性质

  • 氧化性
    • 本质:氧原子易得到电子,表现出强氧化性。
    • 剧烈氧化:燃烧 (与可燃物发生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 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 产物:根据反应物不同,产物也不同 (如:CO2、H2O、SO2、P2O5等)
      • 应用:燃料燃烧、炼钢等。
      • 实例:木炭燃烧、硫燃烧、铁丝燃烧、镁条燃烧、甲烷燃烧、氢气燃烧等。
    • 缓慢氧化:腐蚀、呼吸、发酵、食物腐败等 (与氧气发生的缓慢的氧化反应)
      • 本质:也是氧化反应,但反应速率较慢,发光发热不明显。
      • 应用:生物的呼吸作用、农家肥的腐熟等。
      • 实例:钢铁生锈、食物变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 与金属反应
    • 钠:生成氧化钠(淡黄色固体),反应较缓和。
    • 镁:生成氧化镁(白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 铝:生成氧化铝,常温下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
    • 铁: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与非金属反应
    • 碳:生成二氧化碳 (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 硫:生成二氧化硫(刺激性气味),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纯氧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
    • 磷: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氢气:生成水,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 与化合物反应
    • 甲烷: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乙醇: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
      • 与氧化物反应
    • 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催化剂,加热)。

二、氧气的制取

1. 实验室制法

  • 加热高锰酸钾
    • 原理:2KMnO₄ △== K₂MnO₄ + MnO₂ + O₂↑
    • 装置:固-固加热型,需要棉花团。
    • 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更纯净)
    • 验满: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复燃则满。
    • 注意事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 加热氯酸钾
    • 原理:2KClO₃ MnO₂/△== 2KCl + 3O₂↑
    • 催化剂:二氧化锰 (MnO₂)
    • 装置:固-固加热型
    • 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 验满:同高锰酸钾
    • 注意事项:同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 过氧化氢分解
    • 原理:2H₂O₂ MnO₂== 2H₂O + O₂↑
    • 催化剂:二氧化锰 (MnO₂)
    • 装置:固-液常温型
    • 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二氧化锰,慢慢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 验满:同高锰酸钾
    • 优点: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

2. 工业制法

  • 分离液态空气
    • 原理: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氧气沸点-183℃,氮气沸点-196℃)
    • 步骤:压缩、降温、液化、蒸发
    • 获得:先蒸发出来的氮气,剩余液氧。
    • 优点:大量生产,成本低廉。

3. 其他制法

  • 电解水: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 (正氧负氢,体积比1:2)
    • 光合作用:6CO₂ + 6H₂O 光照/叶绿体== C₆H₁₂O₆ + 6O₂↑ (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三、氧气的用途

1. 支持燃烧

  • 呼吸:维持动植物的生命活动。
    • 燃烧:用作燃料的助燃剂,提高燃烧效率。

2. 氧化剂

  • 炼钢:除去钢中的杂质。
    • 化工生产:用于生产各种化工产品(如合成氨、硝酸等)。
    • 医疗:急救病人、高山缺氧。
    • 切割金属:氧气乙炔焰,高温。

四、相关概念

1. 氧化反应

  • 定义: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广义上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
    • 特征:通常伴随着能量释放 (放热反应)。
    • 类型:燃烧、缓慢氧化、金属腐蚀等。

2. 燃烧与爆炸

  • 燃烧:剧烈的氧化反应,发光发热。
    • 爆炸:在有限空间内,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和气体,体积迅速膨胀的剧烈化学反应。
    • 爆炸的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气或氧化剂)、温度达到着火点、有限空间、急速反应。
    • 防止爆炸的措施:远离易燃易爆物、保持通风、避免火源等。

3. 纯净物与混合物

  • 氧气:纯净物。
    • 空气:混合物。

4. 催化剂

  • 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
    • 作用:催化作用 (加快或减慢反应速率)。
    • 特性:只改变反应速率,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 实例: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

五、注意事项

1. 氧气的储存

  • 钢瓶:高压储存,需要注意安全,避免碰撞。

2. 氧气的运输

  • 液体氧气:低温运输,需要特殊的容器。

3. 安全使用

  • 避免接触油类物质,防止发生爆炸。
    • 注意通风,防止氧气浓度过高。

4. 实验操作规范

  • 正确选择仪器和装置。
    •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 注意实验安全。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二氧化碳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