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思维导图全汇总

《初一历史思维导图全汇总》

一、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1.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 思维导图关键词: 人类进化、猿人、智人、劳动、群居生活

    • 分支主题:
      • 南方古猿: 地点(非洲)、特征(直立行走)
      • 北京人: 地点(北京周口店)、时间(距今70万-20万年)、特征(使用打制石器、用火)、意义(保留最完整的远古人类化石)
      • 山顶洞人: 地点(北京周口店)、时间(距今1.8万年)、特征(掌握磨制石器、懂得人工取火、缝制衣物、有埋葬习俗)、意义(开始出现原始社会)
      • 人类进化历程: 猿人 → 能人 → 直立人 → 智人
      • 劳动创造人: 劳动的作用(制造工具、获取食物、改善生活)、意义(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2. 原始农耕生活

  • 思维导图关键词: 原始农业、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聚落、氏族

    • 分支主题:
      • 半坡居民: 地点(黄河流域)、时间(距今约6000年)、房屋(半地穴式)、农业(种植粟)、手工业(彩陶)
      • 河姆渡居民: 地点(长江流域)、时间(距今约7000年)、房屋(干栏式)、农业(种植水稻)、手工业(骨耜、黑陶)
      • 原始农业的出现: 原因(人口增长、环境变化)、意义(人类进入定居生活、社会分工开始)
      • 原始居民的生活: 共同点(都从事农业生产、都使用磨制石器、都过着定居生活)、不同点(地理环境、农作物、房屋结构)
      • 原始社会的组织形式: 氏族 → 部落 → 部落联盟

3.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 思维导图关键词: 黄帝、炎帝、尧舜禹、禅让制、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分支主题:
      • 黄帝: 功绩(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民耕种、发明舟车、创制文字、发明音乐、发明历法)、影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炎帝: 功绩(教民垦殖、发明医药)
      • 尧舜禹: 共同点(品德高尚、以身作则、为民服务)、禹的功绩(治理洪水)
      • 禅让制: 原则(将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贤德之人)、实质(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推选制度)
      • 传说与史实: 传说(带有神话色彩、并非完全真实)、史实(经过考古证实、具有可信度)、联系(传说是史实的反映,史实是传说的基础)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 夏朝的建立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 思维导图关键词: 夏朝、禹、启、世袭制、国家机器

    • 分支主题:
      • 夏朝的建立: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禹)、标志(中国进入文明时代)
      • 禹传子: 启继承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
      • 夏朝的统治: 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 夏朝的灭亡: 桀的暴政、阶级矛盾激化
      • 国家的产生: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表现(军队、刑法、监狱等国家机器的建立)

2. 商朝与青铜文明

  • 思维导图关键词: 商朝、汤、盘庚迁殷、青铜器、甲骨文

    • 分支主题:
      • 商朝的建立: 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汤)、灭夏
      • 盘庚迁殷: 意义(促进了商朝的统治和社会经济发展)
      • 商朝的统治: 政治(设置官职、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经济(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 商朝的青铜文明: 特点(规模宏大、造型精美、工艺高超)、代表(司母戊鼎)
      • 甲骨文: 发现(河南安阳殷墟)、内容(记载祭祀、战争、农业等)、意义(中国最早的文字、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重要资料)
      • 商朝的衰亡: 纣王的暴政、阶级矛盾激化

3. 西周的分封制

  • 思维导图关键词: 西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分封制、等级制度

    • 分支主题:
      • 西周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周武王)、灭商
      • 牧野之战: 商周决战、周胜商亡
      • 分封制: 目的(巩固统治)、对象(宗亲、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内容(诸侯的权利和义务)、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周朝的疆域)
      • 等级制度: 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 西周的衰亡: 周厉王的暴政、国人暴动、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

4. 东周的春秋战国

  • 思维导图关键词: 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社会变革、诸子百家

    • 分支主题:
      • 春秋时期: 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特点(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 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 战国时期: 时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特点(兼并战争、变法运动)
      • 战国七雄: 齐、楚、燕、赵、魏、韩、秦
      • 社会变革: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的瓦解
      • 诸子百家:
        • 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思想(仁、礼、德治、民本)
        • 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思想(道、无为而治)
        • 法家: 代表人物(韩非)、思想(法治、君主专制)
        • 兵家: 代表人物(孙武)、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1. 秦朝的统一

  • 思维导图关键词: 秦始皇、统一、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万里长城

    • 分支主题:
      • 秦的统一: 时间(公元前221年)、统一者(秦始皇)、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 秦始皇: 称帝
      • 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 郡县制: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内容(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 文化统一: 统一文字(小篆)、统一货币、统一车辆和道路
      • 秦朝的巩固措施: 修筑长城、开发南方
      • 秦朝的暴政: 焚书坑儒、严刑峻法
      • 秦朝的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

2. 秦汉文化

  • 思维导图关键词: 长城、兵马俑、造纸术、司马迁、史记

    • 分支主题:
      • 长城: 作用(防御外敌入侵、保护中原地区)
      • 兵马俑: 地点(秦始皇陵)、意义(反映了秦朝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高超的艺术水平)
      • 造纸术: 发展历程(西汉时期出现、东汉时期蔡伦改进)、影响(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 司马迁: 史学家、著有《史记》
      • 史记: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五年级下册《城南旧事》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