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高一必修一第三章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思维导图

《苏教版生物高一必修一第三章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思维导图》

概述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内部的能量代谢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核心。苏教版生物高一必修一第三章重点阐述了细胞中能量转换和利用的关键过程,包括ATP的发现和作用、光合作用以及细胞呼吸。本思维导图旨在系统性地梳理本章知识点,建立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理解细胞如何获取、转化和利用能量。

一、能量的通用“货币”——ATP

  • 定义: 三磷酸腺苷,简称ATP,是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
  • 结构:
    • 腺嘌呤(含氮碱基)
    • 核糖(五碳糖)
    • 三个磷酸基团
  • 特点:
    • 含有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大量能量。
    • 高能磷酸键位于末端两个磷酸基团之间。
    • 水解时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 ATP → ADP + Pi + 能量: 水解过程,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酶为水解酶。
    • ADP + Pi + 能量 → ATP: 合成过程,储存能量,能量来源不同过程不同,酶为合成酶。
    • 反应式: ATP ⇌ ADP + Pi + 能量
    • 意义: ATP与ADP的快速转化,保证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态平衡。
  • ATP的功能:
    • 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如肌肉收缩、神经冲动传递、主动运输、物质合成等。
  • ATP的合成场所:
    • 细胞质基质(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无氧呼吸)
    • 线粒体(细胞呼吸第二、三阶段)
    • 叶绿体(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
  • 影响ATP合成的因素:
    • 光照强度(光合作用)
    • 氧气浓度(有氧呼吸)
    • 温度(酶活性)
    • 矿质元素(组成酶的成分)

二、能量之源——光合作用

  • 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 反应式: CO2 + H2O (光照,叶绿体)→ (CH2O) + O2
  • 场所: 叶绿体
    • 结构:
      • 双层膜:内外膜
      • 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 类囊体:含有光合色素和相关酶
      • 叶绿体基质:含有多种酶,参与暗反应
    • 光反应:
      • 场所:类囊体薄膜
      • 过程:
        • 水的光解:H2O → [H] + O2 (光能的吸收与传递)
        • ATP的生成:ADP + Pi + 光能 → ATP
      • 影响因素:光照强度
    • 暗反应:
      • 场所:叶绿体基质
      • 过程:
        • CO2的固定:CO2 + C5 → 2C3
        • C3的还原:2C3 + [H] + ATP → (CH2O) + C5
      • 影响因素:CO2浓度、温度
  •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速率,间接影响暗反应
    • CO2浓度:直接影响暗反应速率
    •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反应和暗反应
    • 矿质元素: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光能的吸收
    • 水分:影响气孔开放,进而影响CO2的吸收
  • 应用:
    • 合理密植: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提高产量
    • 调节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促进光合作用
    • 培养新品种,提高光合效率
  • 光合作用的意义:
    • 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 维持大气中O2和CO2的相对稳定,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 为几乎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来源。

三、能量释放的途径——细胞呼吸

  • 概念: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 类型:
    • 有氧呼吸:
      • 场所: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线粒体(第二、三阶段)
      • 过程:
        • 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ATP)。
        • 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大量[H],释放少量能量(ATP)。
        • 第三阶段:[H]和氧气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ATP)。
      • 反应式:C6H12O6 + 6O2 + 6H2O → 6CO2 + 12H2O + 大量能量(ATP)
    • 无氧呼吸:
      • 场所:细胞质基质
      • 过程:
        • 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 第二阶段:丙酮酸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 反应式:
        • C6H12O6 → 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酒精发酵)
        • C6H12O6 → 2C3H6O3 + 少量能量(乳酸发酵)
      • 类型: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
    • 氧气浓度:影响有氧呼吸速率
    • 温度: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呼吸速率
    • 水分:影响细胞代谢
    • 矿质元素:影响酶的合成
  • 应用:
    • 合理储藏粮食、水果等,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 控制氧气浓度,促进或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繁殖(如酿酒、制作酸奶)。
  • 细胞呼吸的意义:
    • 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四、总结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和利用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过程。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连接着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细胞呼吸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深入理解这些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规律。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my classroom的思维导图简单又美丽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