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画测量的思维导图三年级上册

《怎么画测量的思维导图三年级上册》

中心主题:测量

一、长度测量

1. 认识测量工具

  • 刻度尺:
    • 用途:测量物体的长度。
    • 组成:刻度线、数字、单位。
    • 单位:厘米(cm)、米(m)。
    • 使用方法:
      • 0刻度对齐物体一端。
      • 尺子紧贴物体边缘。
      • 眼睛与刻度线垂直。
      • 读出另一端对应的刻度。
  • 卷尺:
    • 用途: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 特点:可弯曲,方便测量不规则物体。
    • 单位:厘米(cm)、米(m)。
    • 使用方法:
      • 拉出卷尺,固定一端。
      • 沿着物体边缘展开。
      • 读出另一端对应的刻度。
  • 米尺:
    • 用途: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通常是1米长。
    • 特点:直,方便测量直线距离。
    • 单位:厘米(cm)、米(m)。
    • 使用方法:同刻度尺。
  • 三角尺:
    • 用途:画线,辅助测量。
    • 特点:直角,锐角,辅助画图。

2. 测量单位

  • 米 (m):
    • 较大长度单位。
    • 1米 = 100厘米。
    • 常见应用:测量房间长度、身高。
  • 厘米 (cm):
    • 较小长度单位。
    • 1厘米 = 10毫米 (三年级不涉及毫米,可省略)。
    • 常见应用:测量书本长度、铅笔长度。
  • 单位换算:
    • 米换算成厘米:乘以100。
    • 厘米换算成米:除以100。
    • 练习:3米 = 300厘米, 200厘米 = 2米。

3. 测量方法

  • 直接测量:
    • 将测量工具直接放置在物体上进行测量。
    • 适用情况:物体长度较短,且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
  • 间接测量:
    • 需要借助其他物体或方法进行测量。
    • 适用情况:物体长度过长或不方便直接测量。
    • 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可以用瓷砖的数量来推算。

4. 估测

  • 概念: 对物体长度进行大概的判断。
  • 方法:
    • 用熟悉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例如:一支铅笔大约15厘米。
    • 观察物体,进行初步判断。
    • 多次练习,提高估测准确性。
  • 重要性: 培养数感,检验测量结果是否合理。

二、重量测量

1. 认识测量工具

  • 天平 (简易天平):
    • 用途:测量物体的重量。
    • 组成:托盘、横梁、指针。
    • 使用方法(简化):
      • 保持天平平衡。
      • 将物体放在一个托盘上。
      • 在另一个托盘上放置砝码,直到天平平衡。
      • 砝码的总重量就是物体的重量。
  • 秤 (杆秤、电子秤):
    • 用途:测量物体的重量。
    • 杆秤:通过移动秤砣来平衡。
    • 电子秤:直接显示重量。

2. 测量单位

  • 克 (g):
    • 较小重量单位。
    • 常见应用:测量饼干、糖果的重量。
  • 千克 (kg):
    • 较大重量单位。
    • 1千克 = 1000克。
    • 常见应用:测量书包、水果的重量。
  • 单位换算:
    • 千克换算成克:乘以1000。
    • 克换算成千克:除以1000。
    • 练习:2千克 = 2000克, 5000克 = 5千克。

3. 测量方法

  • 直接测量:
    • 将物体直接放在秤上进行测量。
    • 注意:确保秤面水平,读数准确。

4. 估测

  • 概念: 对物体重量进行大概的判断。
  • 方法:
    • 用熟悉物体作为参照物。 例如:一个苹果大约200克。
    • 掂量物体,进行初步判断。
  • 重要性: 培养数感,检验测量结果是否合理。

三、时间测量(初步认识)

1. 认识时间单位

  • 时 (小时):
    • 一天有24小时。
    • 用时针来表示。
  • 分 (分钟):
    • 1小时 = 60分钟。
    • 用分针来表示。
  • 秒 (秒钟):
    • 1分钟 = 60秒。 (三年级可能不重点强调秒)
    • 用秒针来表示。

2. 认识钟表

  • 钟面:
    • 12个数字,表示12个小时。
    • 刻度线,表示分钟。
  • 时针: 指示小时。
  • 分针: 指示分钟。
  • 秒针: 指示秒钟。

3. 读表方法

  • 时针: 看时针指向哪个数字,就是几时。 如果时针在两个数字之间,读较小的数字。
  • 分针: 看分针指向哪个数字,乘以5,就是多少分钟。
  • 示例: 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就是3点整。 时针指向3和4之间,分针指向6,就是3点30分(或3点半)。

四、易错点总结

  • 长度测量:
    • 忘记对齐0刻度。
    • 尺子没有紧贴物体。
    • 读数时眼睛没有与刻度线垂直。
    • 单位换算错误。
  • 重量测量:
    • 忘记天平调平。
    • 秤面不水平。
    • 单位换算错误。
  • 时间测量:
    • 分不清时针和分针。
    • 读分针时忘记乘以5。
    • 对“几时几分”的概念模糊。

五、练习

  • 长度: 测量课桌的长度、铅笔的长度。 估测教室的长度。
  • 重量: 测量书本的重量、苹果的重量。 估测一个橘子的重量。
  • 时间: 练习读表,记录每天做作业的时间。

思维导图关键点: 简洁、清晰、逻辑性强,使用关键词,配合简图辅助记忆。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思维导图,加深理解。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面积的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