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思维导图

《卖炭翁思维导图》

一、 诗歌背景

1. 作者

  • 白居易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唐代著名诗人
    • 新乐府运动倡导者

2. 创作时间

  • 唐宪宗元和年间
    • 藩镇割据严重
    • 赋税沉重
    • 社会矛盾尖锐

3. 创作背景

  • 诗人任周至县尉
    • 目睹百姓疾苦
    • 反映社会现实
    • 揭露统治者罪恶

二、 内容概要

1. 卖炭翁的艰辛

  • “伐薪烧炭南山中”
    • 地点:南山
    • 方式:伐薪烧炭
    • 时间:整日
    • 生活:艰苦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外貌描写:
      • 尘灰满面
      • 烟火色
      • 两鬓苍苍
      • 十指黑
    • 烘托环境恶劣
    • 突出劳动艰辛
      • “卖炭得钱何所营?”
    • 目的:维持生计
    • “身上衣裳口中食”
    • 生活必需品
    • 生存艰难

2. 卖炭翁的遭遇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   环境描写:
        *   大雪
        *   冰辙
    *   烘托环境寒冷
    *   卖炭翁更加不易
*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状态描写:
        *   牛困人饥
        *   日已高
    *   饥寒交迫
    *   难以维持
*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   人物描写:
        *   翩翩
        *   黄衣使者
        *   白衫儿
    *   趾高气扬
    *   气势凌人
*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   行为描写:
        *   手把文书
        *   口称敕
        *   回车
        *   叱牛
        *   牵向北
    *   仗势欺人
    *   强取豪夺
*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价格极低
    *   强迫交易
    *   剥削压迫

3. 卖炭翁的悲愤

*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   炭的价值
    *   数量之多
    *   宫使之强横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反讽
    *   内心悲愤
    *   社会黑暗

三、 艺术特色

1. 叙事性

  • 完整的故事
    • 情节完整
    • 人物鲜明

2. 对比手法

  • 卖炭翁的艰辛 VS 宫使的骄横
    • “身上衣正单” VS “半匹红绡一丈绫”
    • 突出矛盾
    • 深化主题

3. 白描手法

  • 简洁的语言
    • 生动的形象
    • 细节描写
    • 增强感染力

4. 细节描写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增强真实感
    • 打动人心

5. 语言精炼

  • 通俗易懂
    • 口语化
    • 富有表现力

四、 主题思想

1. 揭露社会矛盾

  • 统治者的腐败
    • 官僚的横行
    • 百姓的苦难
    • 阶级对立

2. 表达诗人情感

  • 对百姓的同情
    • 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 对统治者的憎恨
    • 深刻的社会责任感

3. 反映时代特征

  • 唐代社会矛盾
    • 藩镇割据
    • 赋税沉重
    • 吏治腐败

五、 现实意义

1. 警示作用

  • 反思历史
    • 警惕特权
    • 关注民生

2. 启示作用

  • 以人为本
    • 公平正义
    • 廉洁奉公

3. 教育意义

  • 同情弱者
    • 热爱劳动
    • 反对压迫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走进细胞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