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思维导图

《焊工思维导图》

一、焊工基础知识

1. 焊接概述

  • 定义:将金属或其他可塑性材料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的方式,使其原子间产生结合,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方法。
    • 焊接的优点:
      • 连接强度高
      • 密封性好
      • 可焊接不同材料
      • 节省材料
      • 适用于自动化生产
    • 焊接的缺点:
      • 产生焊接变形和应力
      • 焊接结构易产生缺陷
      • 焊接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 劳动条件较差
    • 焊接的应用领域:
      • 船舶制造
      • 航空航天
      • 桥梁建筑
      • 机械制造
      • 石油化工
      • 电力工程

2. 金属材料及焊接性能

  • 常用金属材料:
    • 碳素钢: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 合金钢:低合金钢、高合金钢(不锈钢、耐热钢)
    • 有色金属: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钛及钛合金
      •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
    • 焊接性:金属材料适应焊接的能力,包括焊接过程中和焊接后的性能。
    • 影响焊接性的因素: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热物理性能、组织状态。
      • 焊接材料的选择:
    • 母材成分:选择与母材相匹配或相近的焊接材料。
    • 工作条件:考虑焊接接头的使用环境,选择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的焊接材料。
    • 焊接工艺:根据焊接工艺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

3. 焊接工艺基础

  • 焊接参数:
    • 焊接电流:影响熔深、熔宽和焊接速度。
    • 焊接电压:影响电弧稳定性和焊缝成形。
    • 焊接速度:影响熔深、熔宽和热影响区大小。
    • 焊接角度:影响焊缝熔合和焊道重叠。
      • 焊接位置:
    • 平焊:焊件表面水平放置。
    • 立焊:焊件表面垂直放置。
    • 横焊:焊件表面水平放置,焊缝方向垂直于水平面。
    • 仰焊:焊件表面倒置。
      • 焊接方法:
    • 手工电弧焊(SMAW):操作灵活,适应性强,但生产效率较低。
    • 气体保护焊(GMAW/GTAW):焊缝质量好,但设备较复杂。
    • 埋弧焊(SAW):生产效率高,但适用范围有限。
    • 其他焊接方法:电阻焊、激光焊、等离子焊等。

4. 焊接安全技术

  • 电气安全:
    • 接地保护:焊接设备必须可靠接地。
    • 绝缘防护:穿戴绝缘手套、鞋等防护用品。
    • 防止触电:避免接触带电设备。
      • 防护用品:
    • 焊接面罩:保护眼睛免受弧光辐射和飞溅伤害。
    • 焊接手套:保护手免受高温和电弧伤害。
    • 焊接工作服:保护身体免受飞溅和辐射伤害。
      • 通风排烟:
    • 焊接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必须加强通风。
    • 使用局部排烟装置。
      • 防火防爆:
    • 焊接场所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
    • 备有消防器材。
      • 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 避免高空作业。
    • 注意周围环境安全。

二、常用焊接方法

1. 手工电弧焊(SMAW)

  • 原理:利用电弧放电产生的热量熔化焊条和母材,形成焊缝。
    • 设备:焊接电源、焊接电缆、焊钳、焊条。
    • 焊条:由药皮和焊芯组成。
      • 焊芯:提供熔敷金属。
      • 药皮:产生保护气体、造渣、脱氧、合金化等作用。
    • 焊接工艺:
      • 电弧引燃:划擦法、敲击法。
      • 焊接手法:直线运条、锯齿形运条、月牙形运条。
      • 焊接缺陷:气孔、夹渣、未熔合、咬边等。

2. 气体保护焊(GMAW/GTAW)

  • 气体保护焊(GMAW):
    • 原理:利用保护气体(氩气、二氧化碳或混合气体)保护电弧和熔池,防止氧化和污染。
    • 设备:焊接电源、送丝机、焊枪、气体供应系统。
    • 焊接材料:焊丝。
    • 焊接工艺:调节焊接参数,控制熔滴过渡,保证焊缝质量。
      • 钨极气体保护焊(GTAW):
    • 原理:使用钨电极产生电弧,利用惰性气体(氩气)保护电弧和熔池。
    • 设备:焊接电源、焊枪、气体供应系统。
    • 焊接材料:焊丝或不使用焊丝。
    • 焊接工艺:适用于焊接薄板和有色金属,焊缝质量高。

3. 埋弧焊(SAW)

  • 原理:利用焊丝在焊剂层下进行焊接,电弧被焊剂覆盖,形成焊缝。
    • 设备:焊接电源、送丝机、焊剂供应系统、焊接小车。
    • 焊接材料:焊丝、焊剂。
    • 焊接工艺:自动化程度高,焊接速度快,适用于焊接厚板。

三、焊接质量检验

1. 外观检验

  • 焊缝形状:焊缝是否平整、均匀,是否存在咬边、气孔、裂纹等缺陷。
    • 焊缝尺寸:焊缝宽度、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 焊接接头:焊接接头是否变形。

2. 无损检测

  • 射线检测(RT):利用X射线或γ射线穿透焊缝,检查内部缺陷。
    • 超声波检测(UT):利用超声波在焊缝中的传播特性,检查内部缺陷。
    • 磁粉检测(MT):利用磁场在焊缝表面形成的磁痕,检查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 渗透检测(PT):利用渗透液的渗透性,检查表面开口缺陷。

3. 破坏性试验

  • 拉伸试验:测试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
    • 弯曲试验:测试焊接接头的塑性和韧性。
    • 冲击试验:测试焊接接头的抗冲击能力。
    • 金相检验:观察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结构。

四、焊接缺陷及预防

1. 常见焊接缺陷

  • 气孔:焊缝中存在的孔洞,影响焊缝强度和气密性。
    • 夹渣:焊缝中残留的焊渣,降低焊缝的力学性能。
    • 未熔合:焊缝与母材之间或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合,降低焊缝强度。
    • 裂纹:焊缝中产生的裂缝,严重降低焊缝的力学性能。
    • 咬边:焊缝边缘与母材之间形成的凹槽,降低焊接接头的强度。
    • 焊接变形:由于焊接热循环引起的焊件形状改变。

2. 预防措施

  • 焊前准备:清理焊接表面,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
    • 焊接工艺:控制焊接参数,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 焊接操作:正确的焊接手法,避免过热和过冷。
    • 焊后处理:消除焊接应力,改善焊接接头的性能。

五、焊接标准与规范

1. 国内标准

  • GB/T 985-2017 气焊、焊条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的推荐坡口
    • GB/T 12467.1-2009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评定 第1部分:钢、镍、钛及其合金的焊接工艺评定
    • GB/T 3354-2014 钢结构焊接规范

      2. 国际标准

  • ISO 3834 焊接质量要求
    • AWS D1.1 Structural Welding Code – Steel (美国焊接学会钢结构焊接规范)

      3. 行业标准

  • 根据具体行业选择相应的焊接标准和规范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思维导图怪兽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