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的思维导图

《喉的思维导图》

一、喉的定义与位置

1.1 定义

  • 呼吸道与消化道的交叉口
  • 发声器官
  • 连接咽与气管的重要结构

1.2 位置

  • 颈前部,舌骨下方
  • 成人:第四至第六颈椎水平
  • 儿童:相对较高
  • 毗邻结构:
    • 前方:颈部肌肉、皮肤
    • 侧方:颈动脉鞘、颈内静脉、迷走神经
    • 后方:咽、食管前壁

二、喉的结构

2.1 喉软骨

2.1.1 单个软骨

  • 甲状软骨:
    • 最大软骨,V字形
    • 甲状软骨板:左右各一块,前正中线融合形成喉结
    • 甲状软骨上角、下角
    • 甲状舌骨膜
  • 环状软骨:
    • 唯一完整的环形软骨
    • 环状软骨板:后方,较宽
    • 环状软骨弓:前方,较窄
    • 环甲关节:与甲状软骨下角连接
  • 会厌软骨:
    • 叶片状,覆盖喉的上口
    • 吞咽时封闭喉口,防止食物进入呼吸道
    • 会厌舌骨韧带
    • 会厌软骨柄

2.1.2 成对软骨

  • 杓状软骨:
    • 金字塔形
    • 杓状软骨底:与环状软骨板上缘形成环杓关节
    • 杓状软骨声带突:声韧带附着点
    • 杓状软骨肌突:喉后肌、喉侧肌附着点
  • 小角软骨:位于杓状软骨上方
  • 楔状软骨:位于杓会厌皱襞内

2.2 喉的连接

2.2.1 关节

  • 环甲关节:允许甲状软骨前后运动,改变声带张力
  • 环杓关节:允许杓状软骨旋转、滑动,影响声带内收外展

2.2.2 韧带与膜

  • 甲状舌骨膜:连接甲状软骨与舌骨
  • 环甲膜:连接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
  • 环气管韧带:连接环状软骨与第一气管软骨环
  • 声韧带:位于声带内,连接甲状软骨与杓状软骨声带突
  • 前庭韧带:位于前庭襞内,连接甲状软骨与杓状软骨

2.3 喉的肌肉

2.3.1 内在肌(主要控制声带运动)

  • 环甲肌:
    • 拉紧声带,提高音调
    • 受喉上神经支配
  • 环杓后肌:
    • 唯一打开声门的肌肉,声带外展
    • 受喉返神经支配
  • 环杓侧肌:
    • 闭合声门,声带内收
    • 受喉返神经支配
  • 甲杓肌:
    • 放松声带,降低音调
    • 受喉返神经支配
  • 杓状肌:
    • 横杓肌、斜杓肌
    • 闭合声门,声带内收
    • 受喉返神经支配

2.3.2 外在肌(辅助喉的运动)

  • 舌骨上肌群:使喉上提
  • 舌骨下肌群:使喉下降

2.4 喉的腔

2.4.1 喉口

  • 上界:会厌上缘
  • 两侧界:杓会厌皱襞

2.4.2 喉前庭

  • 喉口至前庭襞之间的空间

2.4.3 喉室

  • 位于前庭襞与声襞之间的凹陷
  • 润滑声带

2.4.4 声门裂

  • 位于左右声带之间的间隙
  • 呼吸时张开,发声时闭合

2.4.5 声门下腔

  • 声带下缘至环状软骨下缘

2.5 喉的粘膜

  • 覆盖喉内表面
  • 纤毛柱状上皮,具有清除异物的功能
  • 声带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

三、喉的生理功能

3.1 呼吸功能

  • 气流通道,保证呼吸顺畅

3.2 发声功能

  • 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 声带紧张度、长度、厚度影响音调
  • 口腔、鼻腔共鸣改变音色

3.3 防御功能

  • 咳嗽反射:清除呼吸道异物
  • 吞咽时会厌封闭喉口,防止食物进入呼吸道

四、喉的神经支配

4.1 喉上神经

  • 迷走神经的分支
  • 感觉支配:会厌、喉前庭粘膜
  • 运动支配:环甲肌

4.2 喉返神经

  • 迷走神经的分支
  • 支配除环甲肌外的所有喉内肌
  • 感觉支配:声门下区粘膜

五、喉的临床意义

5.1 喉炎

  • 喉部炎症,可引起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5.2 声带息肉/小结

  • 声带良性病变,影响发声

5.3 喉癌

  • 喉部恶性肿瘤,可引起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5.4 喉梗阻

  • 各种原因导致的喉腔狭窄,引起呼吸困难

5.5 气管切开术

  • 为了缓解喉梗阻,在颈部切开气管,建立人工气道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激素分类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