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思维导图
《空气思维导图》
一、空气的组成
1. 主要成分
- 氮气 (N₂) 78%
- 化学性质稳定
- 稀释氧气,减缓燃烧速度
- 植物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 氧气 (O₂) 21%
- 维持生命活动(呼吸作用)
- 支持燃烧
- 参与许多化学反应
- 稀有气体 (Rare Gases) 0.94%
- 包括:氩气 (Ar)、氖气 (Ne)、氦气 (He)、氪气 (Kr)、氙气 (Xe)、氡气 (Rn)
- 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 用途广泛:照明、焊接保护气、低温技术
- 二氧化碳 (CO₂) 0.04%
- 其他气体和杂质
- 水蒸气 (H₂O): 含量变化较大,影响湿度
- 臭氧 (O₃): 吸收紫外线
- 微量气体:氢气 (H₂)、甲烷 (CH₄)、一氧化碳 (CO) 等
- 尘埃、烟尘、微生物等
2. 成分比例变化
- 自然变化
- 火山爆发:增加二氧化碳和硫化物
- 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 动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 闪电:产生臭氧和氮氧化物
- 人为变化
- 工业排放:增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
- 交通运输:增加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
- 农业活动:增加甲烷、氧化亚氮
- 燃烧化石燃料:增加二氧化碳
- 森林砍伐:减少光合作用,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二、空气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 无色无味,透明
- 可压缩性
- 可膨胀性
- 流动性
- 密度较小
- 常温常压下,空气密度约为 1.29 kg/m³
- 热空气密度小于冷空气
2. 化学性质
- 氧化性
- 惰性 (主要指氮气和稀有气体)
-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 稀有气体性质极其稳定,常用作保护气
- 与其他物质反应
- 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
- 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
三、空气的用途
1. 维持生命
2. 工业应用
3. 农业应用
- 植物生长
-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 氮气是植物蛋白质的组成部分
- 气体肥料
4. 其他应用
四、空气污染
1. 主要污染物
- 颗粒物 (PM)
- PM10、PM2.5
- 来源:工业排放、交通运输、建筑工地
- 危害: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
- 二氧化硫 (SO₂)
- 氮氧化物 (NOx)
- 来源:燃烧过程
- 危害:酸雨、光化学烟雾、呼吸道疾病
- 一氧化碳 (CO)
- 臭氧 (O₃) (近地面)
- 挥发性有机物 (VOCs)
- 来源:工业排放、油漆、溶剂
- 危害:光化学烟雾、致癌
2. 污染来源
- 工业排放
- 废气、废水、废渣
-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VOCs
- 交通运输
- 汽车尾气
- 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颗粒物
- 农业活动
- 生活污染
- 燃烧垃圾、烹饪油烟
- 主要污染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
3. 污染危害
4. 治理措施
- 减少污染物排放
- 使用清洁能源
-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
- 控制机动车排放
- 加强环境监管
- 植树造林
- 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