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词法思维导图

《构词法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构词法

一级分支:基本构词法

  • 1. 合成法 (Composition)
    • 定义:将两个或多个语素组合成一个新词。
    • 类型:
      • 并列式 (Coordinative Compounds):语素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对。
        • 例:朋友、国家、买卖、干净、好歹、质量、高低、反正、反正
        • 特点:语素地位平等,可互相替换或颠倒。
      • 偏正式 (Subordinative Compounds):一个语素修饰或限制另一个语素,重心在前或后。
        • 例:火车、跳舞、痛快、雪白、热爱、彩色、电脑、白菜、黑板
        • 特点:前一个语素修饰后一个语素,后一个语素是中心词。
      • 述宾式 (Verb-Object Compounds):前一个语素是动词,后一个语素是宾语。
        • 例:司机、美容、理发、司令、主席、带路、放心、签名
        • 特点:表达“做什么事”或者“对什么做什么”。
      • 述补式 (Verb-Complement Compounds):后一个语素补充说明前一个语素,表示结果、程度等。
        • 例:推翻、打破、提高、说明、看见、说服、改正、记住
        • 特点:后一个语素是对前一个语素的补充。
      • 主谓式 (Subject-Predicate Compounds):前一个语素是主语,后一个语素是谓语。
        • 例:地震、日食、心疼、年轻、冬至、口渴、眼花、头痛
        • 特点:表达“什么怎么样”。
    • 补充:
      • 多义性:合成词可能有多重含义,需要结合语境判断。
      • 发展性:合成词的意义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 2. 派生法 (Derivation)
    • 定义:在词根语素上添加词缀构成新词。
    • 类型:
      • 前缀 (Prefix):加在词根前面。
        • 例:老(老鼠)、阿(阿姨)、可(可爱)、非(非金属)、反(反革命)、超(超市)、第(第一)
        • 功能:改变词义或词性。
      • 后缀 (Suffix):加在词根后面。
        • 例:子(桌子)、儿(花儿)、头(石头)、们(我们)、者(记者)、性(可能性)、化(现代化)
        • 功能:改变词义或词性。
    • 补充:
      • 词缀的意义比较抽象,往往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或语法功能。
      • 并非所有加前缀或后缀的词都是派生词,有些是词根加词根。例如,“人民”不是派生词。

一级分支:特殊构词法

  • 1. 重叠式 (Reduplication)
    • 定义:将同一个语素重复使用构成新词。
    • 类型:
      • 单音节语素重叠
        • 例:想想、看看、说说、人人、个个、天天
        • 功能:表示程度加强、尝试或泛指。
      • 双音节语素重叠
        • 例:高高兴兴、清清楚楚、研究研究、商量商量
        • 功能:表示程度加强或轻微的尝试。
    • 补充:
      • 重叠式主要用于形容词和动词。
      • 部分名词也可以重叠,例如“家家户户”。
  • 2. 缩略式 (Abbreviation)
    • 定义:将较长的词语或短语缩短。
    • 类型:
      • 截取式:取原词语的部分语素。
        • 例:人大 (人民代表大会)、政协 (政治协商会议)、奥运 (奥林匹克运动会)
      • 提取式:提取原词语中的代表性语素。
        • 例:五讲四美 (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 数词略语:用数词概括多个相关事物。
        • 例:三好学生、四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 补充:
      • 缩略式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要注意规范使用,避免产生歧义。
  • 3. 附加式 (Affixation, Reconsidered)
    • 与传统派生法的区别:不仅仅是传统的前后缀,更广泛地涵盖词根与非自由语素的结合。
    • 范围更广:包括一些不被传统语法认为是前/后缀,但实际上起类似功能的语素。
    • 例子:“微”(微信,微博),“云”(云存储,云计算),“后”(后现代,后工业)
    • 重要性:更贴近现代汉语的构词现实,尤其是新词的产生。

一级分支:构词法的应用

  • 1. 词汇学习
    • 通过了解构词法,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新词。
    • 可以推测不认识的词语的含义。
    • 可以扩大词汇量。
  • 2. 语言表达
    • 掌握构词法,可以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 可以创造新词,丰富语言。
    • 可以避免使用错误的词语。
  • 3. 语法分析
    • 构词法是语法分析的基础之一。
    • 通过分析词语的构成,可以了解其语法功能。
    • 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
  • 4. 对外汉语教学
    • 构词法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 可以帮助外国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汉语词汇。
    • 可以提高外国学生的汉语水平。
  • 5. 翻译
    • 辅助理解原文含义,尤其在面对生僻词或专业术语时。
    • 为目标语言选择合适的词汇,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 在没有对应词汇时,可以利用目标语言的构词规则创造新词,但需谨慎使用。

一级分支:构词法的注意事项

  • 1. 语素的辨认
    •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 要区分语素和汉字。
    • 要区分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
  • 2. 词的定义
    •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 要区分词和语素。
    • 要区分词和短语。
  • 3. 历史变化
    • 构词法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 一些古代的构词规则可能不再适用。
    • 要注意新词的出现和旧词的消失。
  • 4. 方言差异
    • 不同方言的构词规则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注意区分。
    • 一些词语在一个方言中是合成词,在另一个方言中可能是单纯词。
  • 5. 词义演变
    • 词的意义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因此构词分析也需要考虑历史因素。
    • 一个合成词的意义可能与其构成语素的意义相差甚远。

备注:

该思维导图旨在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构词法框架,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构词法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领域,希望这个思维导图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它。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端午节的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