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连环画图片4幅倍的认识解决问题三年级 简单》
故事一:小猫钓鱼
第一幅图:热闹的湖边
画面上,阳光明媚,湖水碧波荡漾。湖边长满了绿油油的草,几棵柳树依依垂下。小猫咪咪和小狗汪汪兴致勃勃地来到湖边钓鱼。咪咪手持一根竹竿,竿上系着细线,线头挂着鱼钩。汪汪则在一旁兴奋地跳跃,不时地朝着湖里张望。旁边放着两个小桶,显然是用来装鱼的。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咪咪的鱼钩上挂着一条小鱼,而汪汪的桶是空的。
第二幅图:咪咪收获颇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咪咪的桶里已经装满了鱼,大大小小,活蹦乱跳。汪汪的桶依然空空如也,它有些沮丧地坐在地上,耷拉着耳朵,眼神羡慕地看着咪咪。咪咪手里拿着一根线,又钓上了一条鱼,正得意地笑着。
第三幅图:数据对比
这幅图更像是一个简单的统计图。两个桶并排放在一起,咪咪的桶里画着6条鱼,汪汪的桶里是空的。旁边用文字标注:“咪咪钓了6条鱼,汪汪钓了0条鱼。”同时,用一个问题引导思考:“咪咪钓的鱼是汪汪的几倍?”
第四幅图:解决问题
咪咪拿着6条鱼,分给汪汪一些。汪汪高兴地拿着几条鱼,两人和好如初。画面上,咪咪手里还剩下6条鱼,汪汪手里拿着3条鱼。用文字标注:“咪咪的鱼仍然是汪汪的几倍?”同时,用算式辅助理解:“6 ÷ 3 = 2”。最终结论:“咪咪钓的鱼是汪汪的2倍。”
解决问题思路:
- 关键信息提取: 咪咪钓了6条鱼,汪汪钓了0条鱼(最初)。咪咪后来分给汪汪一些鱼后,咪咪剩下6条鱼,汪汪有3条鱼。
- 倍数关系理解: 理解“几倍”的含义,即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多少份。最初,咪咪的鱼是汪汪的“无数倍”,因为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0,所以0不能作为除数,严格来说,此时讨论倍数没有意义。后来,咪咪的鱼是汪汪的6 ÷ 3 = 2倍。
- 除法应用: 运用除法解决倍数问题,将被比较的数量(咪咪的鱼的数量)除以作为标准的数量(汪汪的鱼的数量),商就是倍数。
故事二:水果采摘
第一幅图:果园景色
画面展现了一个丰收的果园,各种水果挂满枝头。苹果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苹果,梨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梨,葡萄架上垂下紫莹莹的葡萄。小猴子聪聪和小兔子乐乐提着篮子,准备采摘水果。
第二幅图:采摘成果
聪聪身手敏捷,已经摘了满满一篮子的苹果,而乐乐还在努力地摘着梨,篮子里只有几个梨。聪聪得意地笑着,乐乐则有些着急。
第三幅图:数量统计
两个篮子放在一起,聪聪的篮子里画着12个苹果,乐乐的篮子里画着4个梨。旁边用文字标注:“聪聪摘了12个苹果,乐乐摘了4个梨。”问题:“聪聪摘的苹果是乐乐摘的梨的几倍?”
第四幅图:问题解决
聪聪把一些苹果分给乐乐,两个人都很高兴。现在,聪聪的篮子里有8个苹果,乐乐的篮子里有4个梨。标注:“聪聪摘的苹果仍然是乐乐摘的梨的几倍?”算式:“8 ÷ 4 = 2”。结论:“聪聪摘的苹果是乐乐摘的梨的2倍。”
解决问题思路:
- 关键信息提取: 聪聪摘了12个苹果,乐乐摘了4个梨(最初)。后来,聪聪有8个苹果,乐乐有4个梨。
- 倍数关系辨析: 明确比较对象,聪聪的苹果和乐乐的梨进行比较。
- 除法运算: 运用除法计算倍数,12 ÷ 4 = 3(最初),8 ÷ 4 = 2(后来)。
- 变化分析: 注意到数量的变化,理解题目中的“仍然是几倍”的含义。
故事三:手工制作
第一幅图:准备材料
小红和小明坐在桌子旁,准备用彩纸折纸鹤。小红面前摆放着一大堆红色的彩纸,小明面前只有几张蓝色的彩纸。
第二幅图:制作过程
小红认真地折叠着纸鹤,已经折好了不少。小明还在努力地折,速度比较慢。
第三幅图:成果展示
小红面前摆着15个红色的纸鹤,小明面前摆着3个蓝色的纸鹤。标注:“小红折了15个纸鹤,小明折了3个纸鹤。”问题:“小红折的纸鹤是小明的几倍?”
第四幅图:比较与结论
小红笑着看着小明,两人一起展示着各自的纸鹤。标注:“15 ÷ 3 = 5”。结论:“小红折的纸鹤是小明的5倍。”
解决问题思路:
- 关键信息提取: 小红折了15个纸鹤,小明折了3个纸鹤。
- 明确比较对象: 比较小红和小明折纸鹤的数量。
- 除法计算: 运用除法直接计算倍数,15 ÷ 3 = 5。
- 结果表达: 清晰表达倍数关系。
故事四:图书借阅
第一幅图:图书馆一角
图书馆里,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小丽和小刚正在书架前挑选图书。
第二幅图:借阅数量
小丽抱着厚厚的一摞书,脸上洋溢着喜悦。小刚只拿了一本书,显得有些落寞。
第三幅图:数量对比
小丽抱着8本书,小刚拿着1本书。标注:“小丽借了8本书,小刚借了1本书。”问题:“小丽借的书是小刚的几倍?”
第四幅图:解决问题
小丽和小刚一起坐在阅览室里看书。标注:“8 ÷ 1 = 8”。结论:“小丽借的书是小刚的8倍。”
解决问题思路:
- 关键信息提取: 小丽借了8本书,小刚借了1本书。
- 明确比较对象: 比较小丽和小刚借书的数量。
- 除法计算: 运用除法直接计算倍数,8 ÷ 1 = 8。
- 特殊情况: 注意除数是1的情况,任何数除以1都等于它本身。
以上四个连环画故事,通过简单的画面和文字,帮助三年级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并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每个故事都围绕着“倍的认识”展开,并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每个故事都遵循“呈现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解决倍数问题的基本方法。 这些例子都控制了数字的难度,使用了较小的整数,便于三年级学生进行计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