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7年级思维导图》
一、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 形状:
- 近似球体
- “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 大小:
-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地球的运动
- 自转:
-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约24小时(一天)
- 意义:
- 产生昼夜更替
- 影响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地转偏向力)
- 公转:
-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约365.25天(一年)
- 轨道:椭圆
- 意义:
- 产生四季变化
- 产生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 黄赤交角:
- 定义: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约为23.5°
- 影响:是产生四季和五带的根本原因。
3. 地图的基本要素
- 比例尺:
- 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 表示方法:
- 数字式(如1:100000)
- 线段式
- 文字式
- 大小判断: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 作用:确定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关系。
- 方向:
- 指向标: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 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适用于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地图)
- 图例与注记:
- 图例:用来说明地图上各种符号所代表的事物。
- 注记:用来说明地图上的地名、河流、山脉等。
4. 地图的种类
- 按比例尺分:
- 大比例尺地图: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 小比例尺地图:表示范围大,内容概括
- 按内容分:
- 地形图:表示地表形态
- 交通图:表示交通线路
- 政区图:表示行政区域
- 气候图:表示气候分布
- 人口分布图:表示人口分布
5. 利用地图
- 量算距离:
- 使用比例尺
- 使用工具(直尺、细线等)
- 辨别方向:
- 使用指向标
- 使用经纬网
- 判读地形:
- 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
- 陡峭程度:等高线密集处坡度陡,稀疏处坡度缓
- 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通过等高线的形态判断
二、世界的气候
1. 气温
- 影响因素:
- 纬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普遍规律)
- 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燥
- 海陆: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
-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 天气:晴天辐射强,气温高;阴天辐射弱,气温低
- 气温的分布规律:
-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 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 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2. 降水
- 影响因素:
- 气压带和风带:
- 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多雨
- 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少雨
- 盛行风向: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 地形: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 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 气压带和风带:
- 降水的分布规律:
- 赤道地区多雨
- 副热带地区少雨
- 温带地区降水适中
- 两极地区少雨
3.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 热带气候:
-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
-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 温带气候:
-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较差大
- 寒带气候:
-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夏季短暂凉爽,冬季漫长寒冷
- 苔原气候:全年寒冷,夏季短暂,地表多沼泽
- 冰原气候: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4. 气候与人类活动
- 农业:气候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分布
- 建筑:气候影响建筑风格和材料的选择
- 交通:气候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路线
- 旅游:气候影响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三、世界的居民
1. 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 人口增长模式:
-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过渡型:出生率下降,死亡率降低,自然增长率下降
-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 人口的分布
- 影响因素:
-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
- 社会经济因素:工业、农业、交通、文化等
- 分布特点:
- 集中分布在:
- 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 河流沿岸地区
- 资源丰富地区
- 人口稠密地区:
- 亚洲东部和南部
- 欧洲西部
- 北美洲东部
- 集中分布在:
3. 人种
- 三大主要人种:
- 白色人种(欧罗巴人种)
- 黄色人种(蒙古利亚人种)
- 黑色人种(尼格罗人种)
- 人种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但随着人口迁移,分布界限逐渐模糊。
4. 语言与宗教
- 主要语种:汉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印地语、葡萄牙语等
- 主要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等
- 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四、发展与合作
1. 国家的类型
- 按经济发展水平分: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按政治制度分:
- 共和国
- 君主国
2. 区域合作
- 欧盟(EU):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组织
- 东盟(ASEAN):东南亚国家联盟
- 上海合作组织(SCO):以安全合作为主的多边合作组织
3. 全球性问题
- 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等
- 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 资源问题:能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
- 解决途径: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